天幕上他的那种策略不太适合现在穷的一批的大梁。
还得靠“摊丁入亩”和曲辕犁这样的农具。
“说说吧”景帝也没指望秦泽说出个一二三来,在他看来秦泽的脑袋那还没开窍。
要等秦泽开窍,估计怕是要等他去了的时候吧。
“我大梁的税收主要可分为三块,一为人头税,二为土地税,三为徭役。
其中以人头税为核心,大梁的国库中最大的来源也是人头税,人头税又分为口赋和户赋。
其中口赋成年男女皆要缴纳,而户赋则是以户为单位。
口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梁人口的增加,人口不增加与之相关的各种附加的经济又如何增加?
人口才是社会展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大梁的口赋是只要是大梁人,无论男女富贵,只要成年就得缴纳,包括是已经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在大梁人头税要远远重于土地税,征收的比例也要比土地税高。
对于无地的农民也要承担赋税,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而反之地主负担相对轻松,更别提还有义田、学田等这种作弊手段”
此时的秦泽那在众人眼中简直是闪闪光,不der,你丫的什么时候进化的这么快?
景帝倒是丝毫不惊讶,好歹是能被天幕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又听过不少天幕的分析。
这点东西还是能看的出来的。
而像是御史这等平日与秦泽接触不深,只在天幕中看到未来文帝的光彩,现实中听过秦泽捣乱的事件的大臣们而言,那惊讶程度堪比生吞一头猪。
“那你想到什么好办法?天幕倒也说了你未来的做法,分田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这才刚给有功之人分爵位和田地,才过三年就要把田收上来,多少是有点为难景帝了。
人家肯给你干,肯拿命干,不就是为了名和利。
才统一天下三年就要收拾功臣,有点子过河拆桥的味了。
要收拾这群人那也要最少过个十来年等他们自大抓住把柄再说。
“大梁以人头税为重,本就不利于大梁恢复人口,细数这三年来大梁增长了多少人口?怕是没多少吧。
对匈奴战争未停,人口增长却赶不上损耗的度,长此以往也难怪父皇你才死,大梁就乱了。
感觉能坚持十年也不错了,幸好这第二位皇帝是我,不然啊,大梁七世明君奋斗到一统天下二世而亡。
这结果让人不禁有点唏嘘啊”
好好好,不愧是你啊,秦泽,未来的文帝,那嘴上是没个把门的,还真是想说啥就说啥。
御史等人瞪着王相,你丫的好好教导太子,当皇帝的怎么能如此行事作风。
王相回瞪一个,一群欺软怕硬的家伙,有本事对着陛下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