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70章 天国战略(第2页)

第270章 天国战略(第2页)

时隔半个月,再次来到武昌城,走的还是原来的那条路。

武昌城的情况却和半个月前大不相同。

现在的武昌城给彭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百业萧条,缺乏大城市应有的烟火气。

城内正常开业的商铺仅剩十分之二三。

街道上除了太平军士卒,鲜有武昌百姓出行。

这与一江之隔,所有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照旧的汉阳、汉口已然是两副迥然相异的景象。

刚入汉阳门,彭刚便看见东殿检点林启荣来到黄鹤楼旁的一座还算气派宅院门前。

将悬挂在门口,一面写着民字的号布撤下,换上一面兵写着兵字的号布。

旋即林启荣带着一群东殿牌面进入了这座宅院。

彭刚环顾四周,但见街道两旁的宅院商铺,门前皆悬挂着一面号布。

多数号布上写着兵字,只有少数号布上写着民字。

彭刚正四处张望间,只听得宅院内传来翻箱倒柜之声与哭喊声。

他没忍住多往院子里头看了几眼。

只见十几名东殿牌面正在院子里翻箱倒柜,搜寻物资。

书籍、字画、珠宝古玩、西洋钟等物被弃之如敝履,散落一地。

这些东殿牌面只要金银柴米油盐酱醋茶布,书籍古玩奇珍等对他们没什么用的东西,院子里的这些东殿牌面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林检点!”彭刚对院子里的林启荣喊了声。

林启荣听到有人喊林检点,下意识地转过身,见是彭刚喊他,急忙出门拜见彭刚:“原来是北王殿下!参见北王殿下!”

乘骑在马上的彭刚指了指门前的写着兵字的号布,询问林启荣道:“林检点,这号布上的兵字是何意?方才你又缘何将写着民字的号布撤换下?”

“北王殿下有所不知,东王十日前下令,武昌城内之人,凡不愿从不愿入馆从我太平天国者,可进贡免入馆。”林启荣向彭刚解释道。

原来是十日前杨秀清在武昌当地不得志诸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对武昌城居民的登记造册。

因武昌城内有殷实之家既不愿被太平军裹挟从军,又不愿献出钱财。

杨秀清大为恼火,施行了一道进贡者仍归本业的政策。

凡是进了贡的,给一面民字号布悬挂于门前,表示已经给太平天国上了贡,不必入馆、从军,可以继续当百姓。

凡是没钱没东西上贡,以及不愿上贡的,挂上兵字号布,家庭成员全部入馆从军,宅院充公。

“这家人不像是没能力上贡的人家?可是不愿上贡之家?”彭刚瞥了一眼满地的书籍古玩奇珍,问道。

“五日一贡,这家人上回的贡物交了,这回的贡物交不起。”林启荣耐心地向彭刚解释道。

“东王只要能吃穿用的贡品,地上的这些东西全都不要,不能当贡品。”

五日一贡。

杨秀清这是铁了心要将整个武昌的人都裹挟进太平军。

这么做,虽然能够让太平军部队人数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

但这些市民从未经历战阵,不少人沾染有游民或市井习气。

此外,被裹挟进太平军队伍的还有武昌的豪绅大贾,这些人更是仇视太平军。

杨秀清不加甄别,一概裹胁,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明智。

此举非但不能增强太平军的实力,反而降低了太平军的纯度,徒增管理难度和后勤负担。

“林检点,这些东西,我们北殿愿用粮食布匹同你们换。”彭刚抓着的马鞭的手指了指散落一地的书籍古玩奇珍说道。

长江流域富庶,太平军弃之如敝履,觉得毫无价值的这些书籍古玩奇珍想要变现不难。

太平军实在是缺乏善经济,会变通之人,眼界终究还是低了些。

武昌城豪绅大户所珍藏的书籍古玩奇珍,只要找到买家,打开销路,能换到的银钱不比太平军在武昌城直接收刮到的银钱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