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湖南提督双福调汉阳、汉口兵勇入武昌,填闭武昌九门,命附郭民居迁徙离开,清野负隅顽抗,以待赛尚阿、骆秉章的援兵之际。
记名提督博勒恭武借口前往汉口调兵,带着家眷包衣,直接抢了民船溜之大吉。
城守营参将阿克东阿不甘落后,做的比他的前辈博勒恭武更绝。
阿克东阿下午诈死,晚上复活,趁夜携金银细软,带上三个信得过的亲兵出城,雇了艘船直接奔安徽省垣安庆,投奔他亲戚安徽巡抚蒋文庆去了。
武昌保卫战还没开打,直接没了两个要紧高级军官。
其中一名还是曾和双福保证要与他共进退,与武昌共存亡的记名提督博勒恭武。
双福整个人直接麻了,只能硬着头皮守武昌。
湖北清军兵力捉襟见肘到连汉阳、汉口都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在岳州府至武昌之间的六百里长江水道布防堵御太平军。
太平军的侦察部队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轻松地深入武汉三镇附近侦察敌情。
沿途汛塘皆为摆设,整得北殿负责侦察汉阳、汉口两地情况的黄大彪都为抓不到清军舌头感到头疼。
直至到了汉阳城城郊,黄大彪这才抓了三个清军逃兵回去向彭刚复命。
黄大彪见到彭刚时,彭刚已经乘坐翼殿提供的一艘漕船,行至距离武昌仅五十余里的黄陵矶附近。
黄大彪一手将马背上的清军舌头掷于地上,滚鞍下马,向站在甲板上的彭刚高声汇报道:“殿下!清军舌头我已擒来!清军尽收汉阳、汉口之兵勇于武昌城内,汉阳、汉口目下已是空城空市!无兵勇驻守!”
彭刚派小舟将黄大彪,并三个清军舌头接上他的坐船问话。
经过拷问,了解确认了汉阳、汉口的情况。
彭刚果断地给黄大彪下达了命令:“黄大彪,你带教导营一连,即刻驰马攻占汉阳、汉口,尤其是汉口,莫要让汉口的富商巨贾走脱了!”
“属下遵命!殿下静候属下克汉阳、汉口的好消息!”
接下任务,黄大彪也不废话,迅集结教导营一连的士兵骑上战马,飞驰而去,前往五十里外的汉阳、汉口。
教导营一连是彭刚唯一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近二百人。
说是骑兵,其实不过是骑马的步兵,上马机动,作战时下马作战。
太平军此番攻打武昌,六王悉数出动。
北殿不可能独占武昌,但独据汉阳、汉口,只要度够快,还是能够做到的。
汉口作为这一时期的十大市镇之一,百货山积,万商云辏,财货极为丰厚,富庶程度不下于江南地区的市镇,是一块难得的大肥肉,必须先行一步,以最快的度拿下汉阳、汉口。
太平军各殿的舟船主要集中在陆溪口上游,陆溪口尚未疏通,舟船难过。
各殿目下所乘坐的舟船皆为翼殿在攻下嘉鱼、蒲岐二县所获的舟船。
两县舟船供给翼殿一殿的战斗人员乘坐绰绰有余,但分给各殿后,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彭刚此时身边只有教导营,大部队还在后头。
派出教导营的一连,彭刚又将随行的教导营二连、三连都派了出去。
命二连、三连乘坐快舟奔赴汉阳,只留下四连担任自己的警卫工作。
黄大彪率领教导营一连轻装沿官道疾驰。
不到一个时辰,教导营一连便骑马背铳,过了鹦鹉洲,杀到与武昌隔江相望的汉阳府府城汉阳城下。
汉阳知府董振铎所组织的三四百汉阳衙役民壮在汉阳城城头望见数百服装与清军迥然相异的骑兵气势汹汹地扑向汉阳城,吓得两腿抖,只能扶墙勉强站立。
汉阳知府董振铎虽是汉人,可他是汉军镶黄旗人,要为大清尽忠。
仓促组织起来的衙役民壮都是汉阳当地的日子人,没有为大清效死尽忠的觉悟,见短毛杀来了,立时作鸟兽散。
黄大彪由此得以带兵攀墙入城,从城内打开城门,轻取汉阳府府城汉阳。
攻占汉阳,毙杀带着二三十名包衣负隅顽抗的汉阳知府董振铎。
黄大彪只留下两个排控制汉阳城,准备迎接后续的部队入城。
他自己则带领两个排,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南岸嘴雇佣船夫渡过汉江,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轻松地占领了空无一卒一勇的汉口。
前后不到三个时辰,北殿以一个连,不到两百人的兵力,便攻占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
仅有五名教导营一连的将士在汉阳城追歼董振铎的巷战中受了轻伤,无一人阵亡。
日暮时分,紧随北殿教导营一连之后的教导营二连、三连相继进驻汉阳、汉口。
北殿对汉阳、汉口两地的控制愈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