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招惹屠戮长毛几百号老弱作甚?
为了几百个长毛老弱的战功,险些把整个湘乡县团练给搭了进去,真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离湘乡县越近,罗泽南等人心里愈惴惴不安,担心短毛和他们湘乡县团练在衡阳城一样,在湘乡县大开杀戒。
直至途经涟水两岸,两岸村落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
上岸打听之后得知短毛不曾大肆屠戮,只是处置抄没了湘乡县当地劣绅的家产,抓了大几千号壮丁裹挟走。
罗泽南等人心下稍安,小心翼翼地来到县城,看见湘乡县县城完好无损,只是县衙被拆了当柴烧煮粥,罗泽南悬着的心这才终于放下。
到了湘乡县县城,曾家兄弟脱下血淋淋的旧衣,沐浴洗净身上的血腥气,换上一身素净衣服,腰间系上麻绳,以示为父亲曾麟书、母亲江氏守孝。
兄弟二人辞别罗泽南,雇了两顶轿子,在几十名荷叶塘出身的亲兵们护送下坐轿返回荷叶塘。
还没到荷叶塘,远远望见已经沦为一片废墟,死气沉沉的荷叶塘,曾国荃、曾国华顿觉不妙。
心急之下,两人无暇乘轿悠哉悠哉回荷叶塘。下轿三步并两步,往荷叶塘方向狂奔。
随行的曾氏亲兵也是荷叶塘人,也不顾一切地紧随曾国荃、曾国华的脚步跑回各家。
来到曾家大院门前,曾国荃、曾国华的最后一丝侥幸就此幻灭。
昔日热闹非凡,生气勃勃,人丁兴旺,宾客不绝的曾家大院,已化为冰冷的焦土。
曾国潢、曾国葆、曾国兰、曾国惠、曾国芝等兄弟姐妹,以及叔父叔母,皆无影无踪,连尸身都寻不着。
“啊~”
心理承受能力稍差一些的曾国华只觉天旋地转,啊了一声,眼前忽地一黑,失去了知觉,瘫倒在地。
曾国荃心理承受能力要比曾国华强的多,虽说曾国荃也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了下来,不知道如何向曾国藩交代,失魂落魄地跪倒在曾家宅院的焦土之上,跟被人摄了魂魄似的。
可他终究还是没有像曾国华一样昏厥过去。
稍稍缓过神,曾国荃哭天抢地狠狠泄了一番情绪,仰天咆哮道:“短毛!我曾国荃此生与尔等逆贼势不两立!不死不休!”
受湖湘经世致用之风的熏陶。
咸丰时期的湖湘文人,善统兵治军之辈颇多。
但身为衡阳人的湖北巡抚常大淳不在此列,他只是一介书生,并不知兵事。
由于自小喜欢读书,中进士后又担任了整整六年编修,常年和书籍打交道的缘故。
常大淳平生有三大爱好,藏书!藏书!还是他娘的藏书!
常大淳衡阳老家的书阁潭印阁,藏书四万余种,碑刻千本,砚石数百,冠绝湖南。
如此浩如烟海的藏书,常大淳毕生已是阅之不尽。
然而常大淳仍旧孜孜不倦地收藏各种书籍,尤其是名贵古籍。
虽说常大淳跟大清的官员一样,喜欢黄白之物。
可和其他官员不同的是,常大淳于个人享受,置地买田方面并无太大的追求。
常大淳敛财,更多的是为了搜罗购买更多的书籍。
即使这些书籍他这辈子都无法读完,可常大淳光是看着满墙满屋的藏书,都感到无比满足。
哪怕是目下太平军已过陆溪口,正直奔武昌而来。
常大淳仍旧没有放弃搜罗藏书的爱好,依旧照常整理刚刚搜集到的藏书。
比之桂林、长沙两座省垣。
武昌城的组织动员能力要差了好几个档次。
截至目前,武汉三镇仅有兵三千余名,雇募得民勇千余人。
185o年代,虽然还没有武汉都市圈的说法,可武汉三镇已初具雏形。
不过此时的汉阳、汉口尚小。
尤其是汉口,连城池都没有,就是一个紧邻湖北省垣的巨型市镇。
历史上汉口的兴起,要等到186o年代列强将触角伸到长江腹地,于汉口开辟租界。
按照当前的世界线,洋人是否还有机会将势力渗透至长江腹地都很难说,更遑论在汉口开辟租界。
武昌自古为鄂胜名城,元明清三朝俱为省垣,是武汉地区无可争议的政治、经济中心。
李孟群之父,湖北按察使李卿谷觉得汉阳、汉口虽远不及武昌,可若能经营隔江相望的汉阳、汉口为武昌之藩篱,将大大扩大武昌的防御纵深。
教匪军即将兵临城下,常大淳仍旧在摆烂,无所作为,李卿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