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未能攻克长沙,萧朝贵心急如焚。
翌日,萧朝贵吸取了昨日失败的教训,不再寄希望于以少量精锐刀牌手突袭城门。
东方堪堪露白,萧朝贵命曾水源、李开芳率领麾下西殿将士佯攻长沙城北墙的湘春门、西墙的小吴门、浏阳门,以混淆清军视听,分散清军的兵力。
主攻方向仍旧是南墙的黄道门。
萧朝贵带来的西殿精锐虽攻势凌厉,可三千兵力攻打长沙城这等规格的大城实在太过单薄。
连续两次攻城,皆以失利告终不说。
江忠源见攻城的长毛兵力不多,甚至派遣楚勇缒城而出,追击攻城失利撤退的西殿兵马。
萧朝贵没能够分散清军兵力,反而分散了自身的兵力,以致三路兵马难以及时互相支援,搞得颇为狼狈。
萧朝贵暂时停止攻打长沙城,乘轿观察了长沙城周边的形势,最终相中了长沙城墙东南角的妙高峰。
妙高峰说是山峰,其实不过是一个稍高一些的土堆罢了,实际上称之为妙高堆更为贴切。长沙城外类似的峰堆还有马王堆。
后世之马王堆因出土高价值的汉墓名声大噪,但在十九世纪中叶,妙高峰的名声更显。
原因无他,此时的妙高峰地段要比马王堆好。
马王堆地处偏远,妙高峰虽处城郊,却也是居于闹市。
加之妙高峰栽种有乔木,在周边一片光秃秃的土地衬托下,妙高峰所栽种的乔木虽不甚密集高大,倒也是长沙城郊外难得一见的美景。
长沙士绅文人时常喜欢来此登高宴饮,吟诗作对。
西殿此番攻打长沙携带有四门五六百斤的重炮。这四门重炮乃西殿的宝贝疙瘩,全军仅此四门。
萧朝贵将攻打长沙城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这四门重炮上。
萧朝贵急不可待地带领两百余名西殿刀牌手登上妙高峰,挑土背石,准备在妙高峰垒筑炮台。
萧朝贵乘坐显眼的大黄轿观察长沙城之际,于长沙城墙上督饬兵勇严防死守的江忠源便已经注意到了萧朝贵的这顶十分拉风的大黄轿。
江忠源料定能够乘坐大黄轿的长毛,其身份必然十分显赫。
只是江忠源一直苦于这顶大黄轿在大炮射程边缘,又处于移动状态,炮难以命中。
为避免打草惊蛇,没有把握的江忠源迟迟没有下令开炮轰毙长毛匪,而是留意跟随这顶大轿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忠源跟随萧朝贵的大黄轿,一路来到南墙的天心阁附近。
江忠源举起千里镜远望,但见一身扎眼黄袍的萧朝贵对周遭两三百名挑土背石的精壮长毛号施令,似是要在妙高峰上构筑炮台。
江忠源找到坐镇黄道门箭楼的湖南提督鲍起豹,抬手遥指妙高峰说道:“鲍军门,看到那名穿黄袍的教匪没?周遭教匪皆着土布素衣,以额巾裹头,唯有此人,黄衣黄袍,方才还是乘轿上山,必是教匪中的大头目!”
“这可是一条大鱼啊!”刚刚走出箭楼的鲍起豹放眼望向妙高峰,看到一身扎眼黄袍的萧朝贵后兴奋地搓着手说道。
“多亏江知府前些时日献策,将西墙的红衣大炮调到了南墙!教匪的主攻方向,果然是南墙。”
鲍起豹携江忠源兴冲冲地来到天心阁附近,亲自指挥督战。
长沙城南墙高台、天心阁、南门垛口等处的重炮阵地,十余门红衣大炮一字排开,待装填完毕,炮口对准妙高峰山头。
鲍起豹令旗一挥,喝令放炮。
“放炮——!”
一时间,炮声雷鸣。
十数炮弹拖着浓烟、啸声刺耳,拖着淡淡的烟尾,如陨石坠下,直扑妙高峰而来。峰顶一时烟尘滚滚,石块崩飞。
清军炮兵的轮炮击即命中萧朝贵。
震惊之余的萧朝贵尚未来得及反应,仅觉胸口一震,眼前一黑,一声未出便已仰天栽倒,口眼俱呆,横尸妙高峰。
旁侧亲兵惊呼:“西王殿下中炮啦——!”
妙高峰上的西殿太平军军心为之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