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要打向荣,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动辄带走左军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参战,必须留下更多的部队保护老弱妇孺,防着秦定三、劳崇光等人偷袭永福县城。
“潮勇、闽勇是林则徐的嫡系,向荣不可能像指挥楚军和镇筸兵一样,对潮勇和闽勇做到如臂使指。”彭刚剖析说道,同时他也没把话说得太满。
“即使是分兵,我也有把握至少保持不败。”
正说间,黄大彪走进西花厅汇报说道:“将军,杨指挥,杨指挥还带了好些人头和长相俊俏的美人儿求见。”
“杨指挥?直接说名字。”思绪被打断的彭刚眉头微蹙。
指挥是历史上永安建制时设立的新官职,在官职还未通货膨胀的太平天国初期是级别很高的高官,地位仅在丞相和检点之下。
出现这个新官职,说明洪秀全、杨秀清他们应当是在苍梧城建制,甚至是封王了。
主力那边好不容易来人,彭刚也正好了解了解主力部队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是以前中军的营官杨七麻子。”黄大彪挠着头说道。
“他说他现在改了名,叫什么杨辅清,是杨将军的本家,还是国宗之类的话,说是来传天父和天王的诏旨的,谱还摆得挺大,我不是很明白。”
“让他来西花厅见我。”彭刚说道。
不多时,黄大彪引着穿着一身锦袍的杨辅清、杨英清步入西花厅内来见彭刚。
杨英清一脸肃穆地捧着一套崭新的袍服,一枚硕大的印信,杨辅清则捧着两份诏旨。
一份是《天父诏旨》、一份是《天王诏旨》。
杨辅清先是宣读了《天父诏旨》,《天父诏旨》主要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天父皇上帝如何英明神武,附体下凡除奸。
第二件则是天父给彭刚找了二十四个北王妃,让彭刚及时验收,为天父在凡间繁衍子嗣,让天父早日抱上孙子。
第三件则是配合杨辅清等人在桂林招兵买马,给予杨辅清等人钱粮支持。
第四件则是左军不要独自攻打省垣桂林,等天军主力到了再一起打。
《天王诏旨》主要说的是封王的事情,虽然他的神仙兄弟和姐夫们已经在苍梧封了王,但没有忘记远在桂柳地区征战的彭刚,封了彭刚北王。
和其他诸王一样,北王受东王杨秀清节制。
同时洪秀全还让彭刚尽早拟定一份封赏人员的名单上报进行封赏。
左军因为苍梧建制封王时无人在苍梧,又长期游离于主力部队之外单独作战。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对左军的领导层了解有限。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暂时只封了彭刚为北王,罗大纲为检点,彭毅为指挥,其他人都还没封赏。
北王基本上是顶格封赏了。
彭刚的资历摆在那里,即使彭刚能赶在封王之前拿下桂林,彭刚也不可能凌驾于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三位核心元老之上。
杨秀清派遣杨辅清、杨英清提前进入桂林府招兵买马,需要左军的钱粮协助,彭刚乐于提供帮助。
只是杨秀清以天父的名义,居高临下地以父亲的口吻给他下命令不说。
还送来了十几颗硝制好的叛徒人头,要求彭刚传诸营,做好反谍反奸的思想宣传工作。
明显是想借周锡能案的余威杨名立威。
多少让彭刚有些不舒服。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所谓的二十四个北王妃。
食色性也,彭刚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
可凡事有个轻重缓急,眼下彭刚创业未半,左军连个稳固的根据地都没有,彭刚哪有心思考虑这些?
义七王中,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男女别营禁令的只有他彭刚一人。
连彭刚的两位至亲,因为彭刚长期在外征战的缘故,也没有陪伴在彭刚身边。
弟弟彭毅负责管理圣库,兼管童子营,妹妹彭敏在女营负责管理女营。
彭刚也只在闲暇时才会去探视弟弟妹妹,同他们见上一面。
左军士气比主力部队还高,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一起叛逃事件。
除了彭刚能做到赏罚分明之外,彭刚以身作则,不享受特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彭刚将杨秀清送给他的这二十四名女子纳入后宫,必然会对左军的士气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再者,杨秀清工于心计,善权谋。
杨秀清给他送来的这些女子,极有可能是杨秀清想安插在他枕边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