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祥不希望日后旁人提起他的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昔日两广地区赫赫有名的天地会悍匪张嘉祥。
他想与过去的张嘉祥做个切割,趁此机会请求向荣为赐个新名。
向荣略一沉吟,提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张字,后面的两个字,早忘了怎么写。
只得询问左右幕僚,国之栋梁的国梁二字怎么写。
一旁的幕僚赶忙在纸上补上国梁二字。
写毕,向荣将纸递给张嘉祥,说道:“你既已受抚,自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本提台希望你能成为大清国之栋梁,往后你就叫张国梁罢。”
“谢向军门收留赐名!自现在起,卑职便叫张国梁,定不负向军门所望!”张国梁大喜过望,忙不迭双手接过向荣手中写着他新名字的纸。
张国梁对浔州府的情况比较熟悉,纳了张国梁这位新将,向荣旋即让张国梁于浔州府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招兵募勇毕,向荣以执行钦差大臣遗命为名。
让熟悉广西的张国梁作为向导,匆匆急行军前往桂林,以保省垣无虞。
同样挥师北上,驰往桂林的还有江忠源的楚勇。
和向荣不同,江忠源北上桂林,除了落实林则徐临终遗命,把上帝会教匪堵截于广西境内外。
江忠源还抱有保卫桑梓的目的。
江忠源是湖南人,还是与桂北相邻的新宁县人。
太平军一旦由湘桂走廊进入湖南,有很大的可能进入江忠源的桑梓地。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个人情感因素出。
江忠源都不希望太平军能够入桂。
“忠信来信,短毛那边要咱们出三千石粮食,一百石食盐,一万两银子赎回忠信和落到他们手里的楚勇,我们迟迟不回复,恐怕时间久了,短毛那边会对忠信他们不利。”
行军途中暂歇之际,心里头挂念着堂弟江忠信,一直心不在焉的江忠淑低声对江忠源说道。
江忠源面色一沉,这个弟弟,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件事一直是江忠源的心病。
短毛要求江忠源以粮盐银两换取江忠信和楚勇俘虏。
虽说短毛贪得无厌,要的东西量很大。
不过江家乃湘南豪族,这次在广西四处征战,也得了不少钱粮,咬牙凑一凑,让江忠濬少练点乡勇,勉强也能凑出来。
江忠源迟迟未就此事给彭刚回信,逃避江忠信和楚勇俘虏的问题。
不在于彭刚要的钱粮数额大,而是一旦真的用钱粮把江忠信和被俘楚勇换回来。难免有资敌之嫌,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眼下江忠源正处于仕途的关键期,他是汉人举人,带的又是乡勇。
任何污点对于江忠源而言都很致命。
尽管林则徐临终前为他保了个知府衔,可毕竟只是个虚衔,不是实缺,距离江忠源所期望的目标相去甚远。
只是不拿钱粮把江忠信他们从短毛手里解救出来。
此事一旦传开,楚勇中人难免会觉得他江忠源薄情寡义,于日后募勇,带勇大为不利。
或许这就是短毛所期望的。
思及于此,江忠源对短毛领阴毒切齿不已。
在把江忠信他们救出来之前,江忠源只能选择暂时封锁消息,把这件事情给压住,以免影响到楚勇的士气。
“忠信他们必须要救,只是不能这么救。”江忠源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对江忠淑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