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62章 全局命脉所系(第1页)

第162章 全局命脉所系(第1页)

“父亲!”

“林公!”

林则徐又是咳血又是闭眼,给府署西花厅内的众人吓得够呛。

缓过气后,林则徐这才缓缓睁开眼,气若游丝地说道:“拿舆图来。”

听到林则徐重新开口说话,众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林聪彝将一份广西舆图拿至林则徐近前。

林则徐凝视舆图良久,吃力地对众人说道:“武宣已失,黔江南岸的龙山、莲花山没有再守的必要了,派兵接应培斋(张必禄)回桂平吧。”

虽未曾和短毛教匪直接交过手,但通过过往的战报。

林则徐多少摸清楚了些短毛教匪的作战路数。

短毛教匪从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第一次打武宣和三里墟,短毛教匪皆是打下后主动撤离了武宣和三里墟。

短毛教匪的作战目标有二。

一是为了粮秣军需,二是为了歼灭官军的有生力量。

短毛教匪在西线连战连捷,不缺军需粮秣。

不为军需粮秣,短毛教匪二打武宣的目的只可能是歼灭官军。

张必禄所部清军的侧后方已经完全暴露在短毛教匪的兵锋之下。

若短毛有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必是黔江南岸张必禄所部清军兵马。

西线清军已经废了,南线的清军不能再有差错。

林则徐自知时日无多,身后之事,需得尽早安排。

广西需要一个能担负起剿匪大局的人。

向荣和周天爵皆难担此任。

思来想去,能在他死后肩负起广西剿匪大局之人,只剩下张必禄这么一个选项了。

林则徐决定保住张必禄和张必禄的川军、黔军。

然而,已经太迟了。

自石达开率军由碧滩汛渡过黔江,进入黔江南岸的莲花山同张必禄所部清军鏖战。

张必禄的主力已经被石达开的中一军和罗大纲两个艇营死死黏住,难以脱身。

秦日昌此前是边战边往北边退,掩护这几个月来他从贵县吸纳的新会众北撤渡江。

自石达开进入渡江进入南岸,中一军两部合兵一处后。

中一军一改往日保守的作战风格,主动向张必禄所部的清军起冲锋。

石家军悍勇善战,硬生生地将张必禄所部的精锐清军打退了足足二里地。

太平军由此重新在黔江南岸地区站稳脚跟。

“教匪之中,善统兵者甚多,新来的这股教匪,其匪是谁?”

原来和张必禄作战的秦日昌、罗大纲就已经很难缠。

现在教匪又有一支新的生力军加入战斗。

这支教匪生力军参战才一天,官军就被新来的这支教匪军打得后退整整二里才重新稳住阵脚。

张必禄不由得感慨上帝会教匪中,知兵且善于用兵的教匪头目,实在太多了。

西、南、东三个方向,没有一个方向上的教匪头目是软柿子。

“新来的教匪头目姓石,必是昔日的贵县奇石墟团石达开!”浔州协副将李殿元举起千里镜,看清了教匪军帅旗上清晰可见的“石”字,同时说出了他的推测。

“石达开和教匪匪彭刚乃是同窗,两人关系匪浅,想必石达开是彭刚的心腹。”

尽管林则徐不认为金田村富户和韦正和贵县童生彭刚是上帝会教匪匪,认为教匪匪另有其人。

不过李孟群分析出的上帝会教匪主要有两伙,一伙是以金田村韦正为的桂平县人,另一伙是以贵县庆丰村彭刚为的贵县人。

这一说法得到了多数清军将官的认可,浔州协副将李殿元便是认可这一说法的清军将领之一。

“彭刚麾下的心腹都这么骁勇善战,也难怪向军门会接连在彭刚手下吃瘪。”张必禄慨叹道,“只可惜本提台还没有机会与其交手。”

其实张必禄不必为未能与彭刚的左军交手感到遗憾。

左军与后军,在武宣城留下四营、暂七营、暂八营善后。

其余的部队皆水陆兼程,正朝张必禄所部清军主力驻屯的窑屈冲赶来,沿途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掉了十几处张必禄设置在龙山地区,负责警戒的小据点。

取得毙俘两百清军的战果。

其中一半是张必禄在贵县招募的团练,另一半是张必禄从四川老家带来的黔军旧部和川军。

当张必禄从哨骑口中得知,有大批教匪军自武宣方向往窑屈冲赶来时。

饶是张必禄这位嘉道两朝常年征战西南,戎马一生的绿营宿将,也忍不住心头一紧,一股凉意直窜脊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