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关大营,旌旗招展,杀声震天。
自秦泰然接过北境军务总揽之权。
这座雄关便如同沉睡的巨兽被彻底唤醒。
焕出截然不同的蓬勃气象!
老国公虽年事已高。
但治军之严谨、手段之雷厉,远李严百倍。
他亲自坐镇校场,将关内大军重新整编分组,操练新的攻防战术,考核将领,汰弱留强。
不过短短时日,整个雁山关的军队风貌便为之一新。
那股因长期僵持而生的暮气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战意和严谨的纪律。
将士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期待着在这位军神老帅的带领下,一雪前耻,建功立业!
……
与此同时,朔方城头。
王贲按着刀柄,与杨钊并肩巡逻在刚刚修复加固的城墙之上。
北风猎猎,吹动着他们身后的披风。
王贲侧耳倾听片刻,忍不住停下脚步,望向城北方向。
脸上带着浓浓的好奇与疑惑:
“杨老将军,您听见没有?城北那边……又响了!”
“这动静,隔三差五就来一阵,轰隆隆的,跟打闷雷似的,偏偏又不见下雨。”
“这到底是何声响?”
杨钊脚步未停,目光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城外广袤的原野,面色如常,淡定道:
“应是秦刺史在操练新军吧。不必多想,也不必多问。”
“新军?”
王贲更加好奇了,快走两步跟上,“什么样的新军,操练起来能有这般动静?这声响……听着就让人心惊肉跳的。”
杨钊终于侧过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秦刺史既封锁了北校场,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窥探,自有其道理。”
“我等要做的,是守好这朔方城,加固城防,巡哨警戒,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秦刺史练何精兵,何时练成,届时我等自然知晓。”
“总而言之,对于朔方城,对于北境,乃至对于整个大乾,都必是好事一桩。”
说话间,杨钊的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回想起了数月前,秦夜初次驰援朔方时那石破天惊的一幕——
城破在即,乌桓第一勇士赤那凶焰滔天。
正是这位年轻的刺史,于乱军之中,手持一件奇物……
声若霹雳炸响,火光一闪,不可一世的赤那便应声倒地!
那场景,那声响。
与如今北校场传来的动静,何其相似!
杨钊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恐怕秦夜所练之新军,人人皆配备了那等堪称神兵的厉害兵器!
若真能练成,齐鸣之下,其威力……
简直难以想象!
足以瞬间扭转战场格局!
想到这里,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心中也不由得一阵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