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偏偏因为城西的进攻更猛烈,布军高层第一时间甚至都无法判断这里是主攻还是佯攻,还以为只是德玛尼亚人的疑兵之计,没有对城南投入任何增援。
15分钟后,炮击就停了一阵,大约2~3分钟。布军高层偶有得知这个消息的,还庆幸“城南果然是虚晃一枪的疑兵之计,是为了不让我军全力支援城西”,于是就对城南愈不闻不问了。
好在那些前线团长们,倒是还有些责任心。
比如杰克逊上校,就是布1师第3团的团长,此刻他正负责城南防线。
看到德玛尼亚人的炮击暂停后,他立刻下令:“让第二道防线的守军立刻补防上去!重新在一线阵地建立防御,德玛尼亚人说不定会冲上来!”
于是一群群有气无力的士兵,就耷拉着脑袋拖着沉重的步子,不情不愿地通过交通壕,从二线阵地往一线补防。
“都这时候了,这仗还打个屁。”无数士兵在内心愤恨咒骂,却又不敢直接抗命。
然而下一刻,他们很快就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了。
“轰轰轰!”连绵的炮声再次响起,他们刚刚要进入的阵地,很快又被覆盖在炮火之下,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出击阵地,都被连带着一起覆盖了。
原本在刚刚那15分钟里,布军自以为和此前一样,已经摸清了敌人的炮击范围,所以就等在敌人炮火区的边缘,只想等一停炮就上前。
谁知敌人不讲武德,刚停炮后不久、再次开火时覆盖范围居然往前延伸了!
这就把原本躲在覆盖区边缘等着上去的士兵,也给覆盖了进去!
经验主义害死人呐!谁让他们敢预设“敌人的炮火覆盖范围有多大面积、边界在哪里”这种想法呢?他们就是被这种想法给害死的。
真正有效率的炮击,就该是不让敌人找到规律的。
……
“看来效果不错,短促炮击15分钟后,往前延伸5oo码,这样刚刚停止覆盖的南侧5oo码阵地,我们就能轻易进入了。而位于5oo码到15oo码之间的敌人,还会再遭到覆盖,都无法补防上来。
就算原本堑壕里有少数士兵没被炸死,也绝不是我们的对手了。立刻冲锋!”
鲁路修在望远镜里观察了人类历史上次“徐进弹幕”炮击的效果后,果断下达了冲锋命令。
15oo名突击队员便呈现散阵,以班排为单位,朝前渗透冲锋而去。
部队很快进入了堑壕网区域,而堑壕内也果然有少量布军士兵还没被炸死,但人数最多只剩原额定人数的三成都不到了。如此稀疏的兵力,突破起来实在是不费吹灰之力。
“哒哒哒~”地冲锋枪扫射声,一路向前绵延,猛打猛冲。
端着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幸存布军步兵,不是被子弹洞穿脑瓜、躯干,就是被手榴弹炸得肠穿肚烂。
5oo码的阵地很快被占领,连15分钟都没用到。
不过即使进度出预期,突击队也还是得原地休息几分钟,等满15分钟。
因为战前的计划,就是每15分钟延伸一次炮火。冲得快了,会冲进自己人大炮的覆盖区白白送死的。
突击营虽然比其他常规部队多配了很多无线电台,可以通过电报实时要求调整炮火支援时长。但电报也要时间,而且不是每支突击小队冲得都一样快的,所以只剩几分钟的情况下,就没必要麻烦了。
15分钟的期限终于到了,炮群再次开始往前延伸5oo码,鲁路修的部队在观察确认这一点后,也再次展开了突击,跑马圈地轻松占领又一片阵地。
“这是什么战术?敌人的进攻怎么可能这么流畅?这不科学!”负责防守的杰克逊团长和另外一个团的布军团长,被德玛尼亚人的攻势惊得目瞪口呆。
但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炮弹已经延伸到了他们的团部所在的阵地。
团部虽然非常坚固,还挖了一些地下坑洞防炮,但杰克逊团长等人也被猛烈的炮火覆盖得无法抬头,无法转移。
当又一个15分钟过后,炮击停止之时,他们懵逼地想要后撤,却现德玛尼亚人已经紧跟在炮火后面冲上来了。
“他们的步兵怎么可能跟随炮击线跟得这么近?他们不会被自己人的炮弹误伤么?”
杰克逊团长带着这个永远无法想明白的问题,就被冲上来的敌人一串mp15冲锋枪子弹带走了。
他捂着胸口不甘地倒下,临死时眼神中还充斥着不解。
鲁路修却根本看不上这些小目标,也不知道他手下的突击队在黑暗中击毙了一名上校团长。他只要尽快杀穿城外防线,杀到伊普尔城内打巷战,活捉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
其他都不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