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不懈努力,严刚终于被陈牧忽悠瘸了,在顺隆号初创之时任其展。
仅仅一年半之后,他就骇然的现,顺隆号已经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不是任何人想停就能停的了。
真正收到了利益的各方,成为顺隆号最强有力的护盾,会将所有敢于触碰的人,撕的粉碎。
。。。。。。。。
朝廷的旨意是山西百废待兴,诸事繁杂,陈牧必须彻底交接完成后,在回京述职,另有重任。
陈牧对多给出的时间很是满意,带着严刚乘追风车,日行二百余里,十天时间在山西除了大同外的各府及直属州跑了个遍。
天地良心,严刚也是扔下五十奔六十的老头了,要不是这些年身子骨还不错,就这一路颠簸,能把老头给颠死。
不过吃了百分辛苦,自然也有千分的回报。
这十天跑下来,严刚对山西,特别是对陈牧的各项举措,了解的十分详尽。
越是了解,严刚越是觉得可惜。
“忠义,老夫惭愧呀,若你继续在主政山西,不说十年,就是再有三年时间,光凭这些政绩,你便足以留名青史,百代传扬了。”
“伯父,陈牧所为,皆为国为民尔,至于在谁手上完成并不重要,些许虚名罢了,只要山西父老能过上好日子,陈牧死而无怨也”
陈牧话语间一片萧索,在场众官闻言心中也很是难受,都明白陈牧进京名曰述职,实为审问,有心想安抚几句,满腔的话语却堵在嘴边,怎么也说不出来。
最终还是韩晃代表众官道:“抚台,朝中之事,非我等地方官所能左右,但您在山西的赫赫功绩,我等记得,山西的百姓记得,惶惶青史也会记得”
陈牧仰天大笑,旋即对众官道:“陈牧所为,上对的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此生已无憾矣”
“严中丞乃我至亲长辈,能来山西主持大局,我也放心了”
“我走后,你等不可懈怠政事,山西已经俩个多未曾下过透雨,邸报上河南山东也是如此,今年的北方大旱恐怕是躲不掉了”
“山西刚刚经历大乱,民生凋敝,遭此天灾,极易引动荡,而赈灾,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故此除了继续抢修水利外,也要提前准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灾情”
“如果到时现灾民太多,当以工代赈,务必使青壮安定下来”
“如果现任何暴乱苗头,不必顾忌其他,务必第一时间镇压,该杀的就杀,山西不能再乱了”
“如果。。。。。。。。。。”
“如。。。。。。。。。。。。。。。”
陈牧也没管这些官能听进去多少,竹筒倒豆子把对山西的安排说了个遍,直到再无遗漏之处,才有些哽咽的转身郑重做了个罗圈揖:“山西,牧就此拜托诸位了”
众官齐齐躬身道:“我等领命,抚台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