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424章 迎信王南京立新朝祭太祖孝陵登大(第2页)

第424章 迎信王南京立新朝祭太祖孝陵登大(第2页)

消息传的神乎其神,有人说稚虎先生和清尘圣母下凡,就是为了大明江山太平盛世。有人说稚虎先生星君下凡,是为了匡扶社稷,拨乱反正。

又有消息说,万历爷内帑的银子多的用不完,却还让太监四处搜刮民财,还天天不理朝政,日日在深宫沉湎美酒女色、醉生梦死,荒淫无道,连海青天都被害死了,是桀纣之君,终于触怒了上天。

还有更大胆的消息,说当今皇上万历爷九年不上朝、九年不祭祖,废长立幼、重用奸臣、残害忠良、宠信妖妃,成为大大的昏君,因而被太祖爷在天之灵厌弃。

所以太祖之灵请稚虎先生下凡,收拾天下人心,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再开大明盛世。

还有精通星象的术士,说天子失德,天象本该出现荧惑守心、岁星暗淡、四星连珠等凶兆。

但这些凶兆还来不及成象,又被景星照天、日月合璧的吉象化解冲抵,加上观音山‘天酿仙露、七彩齐备’,于是天象归位,复而大吉。

而景星照天、日月合壁,肯定就应在稚虎先生和信王身上。天酿仙露、七彩齐备,可能是应在清尘圣母身上。因为观音山下,有清尘圣母的生祠神庙。

无论什么消息,有一点都说的很笃定:来的大军不是敌军!

这些消息不到半日就满城风雨,妇孺皆知。流言四起之中,南京百姓不但不再畏惧,反而期待起来!

因为这些年,皇帝的所作所为,实在寒了士民的心!不知道多少人对皇帝敢怒不敢言。皇帝昏聩之名日甚一日,天下都是民心思变。

而且朱寅的声望名重天下,接棒海瑞成为大明清流之,生祠遍布神州。他被贬谪的悲情,不但没削弱他的影响力,反而让士民更加敬仰、信重。他的官职从侍郎变为知县,人格却因此更加完美。以至于稚虎先生的所作所为,被赋予了一定的合法性。

若是稚虎先生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那就是大好事啊。稚虎先生是星君下凡,还有清尘圣母相助,所作所为当然是为了社稷和百姓。

更何况,信王是皇长子,身份尊贵,本就应该是太子。信王登基也算天经地义,大明还是大明嘛。

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靖海军兵临城下,城中百姓居然开始兴奋起来。

宣社成员们,更是精神振奋,如逢喜事!

宣社成员是朱寅又一个舆论武器,此时开始挥了虎牙特务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朱寅和信王辩经,从理论上为此举寻找法理依据,掌控思想舆论!

与此同时,虎牙的行动也从舆论造势转向军事暴动!

国子监附近的鸡鸣寺中,几个虎牙高层正在商议。

为的人,竟然是之前被朱寅撤了外勤局长、调回南京当监察使的罗言、范忆安,还有谍报司的司长唐央央等人。

罗言一身士子的青衿,神色满是阴冷。

“老师调我回南京,坐了几年冷板凳,为的就是今日!城中潜伏了三千武装商团,还是师娘亲自从全国挑选派来的精锐。我们若是不能一举拿下仪凤门,那就只能谢罪自刎了。”

“唐师妹,官军的甲胄都齐备了吧?你可亲自查验过了?包括旗帜,腰牌,都不能出错!”

唐央央点头,“罗师兄放心,全部是正儿八经的官军行头,当面都看不出问题。东西已经送到各处,只等未时三刻一到,就一起更衣集结,然后以回城援军的名义,支援仪凤门。”

范忆安道:“用官军的甲胄旗号,以回城援军的名义,冒充魏国公麾下的兵马,肯定能骗过刘世延那个老东西。只是…”

“光骗过他还没用,说到底还是要厮杀一场才能夺下仪凤门。可是仪凤门起码有一千多家丁,他们都是豪门私兵,十分悍勇。一旦被他们缠住,损失肯定不小。”

罗言冷笑道:“那就让团丁们事先故意靠近家丁,看到信号火箭,一起都是袭击身边的家丁,尽量一击必杀!”

……

仪凤门上的敌台之上,刘世延、常胤绪、汤之诰、赵世新等人正在观察敌情,人人神色惊惶。

“临淮侯已殉国矣!”众勋贵眼见李庭竹的旗舰沉入大将,不禁捶胸顿足。

江面上的敌军舰队,气势实在惊人。听传言说,这居然是朱寅用来拥护信王的兵马!?

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战还要继续打下去么?

赵世延也是郑氏一党,他见到众人神色不定,立刻心中有数,警告着说道:

“诸位兄台!不管传言真假,敌军到底什么路数,可你们不要忘了,咱们是陛下的臣子!君父在上,我们唯有死守此门,等候援军回城!”

“任何不臣之念,都可能让家族万劫不复!”

众人顿时心中悚然,不敢再三心二意。

“诚意伯!”忻城伯赵世新说道,“援军何时能到?眼见敌舰就要攻城了!”

赵世延道:“快了!宗太监和魏国公,离城不过十八里,我的信使应该已经到了。”

忽然汤之浩指着敌舰说道:“你们看清了敌舰上的大旗么?写的什么?是不是…奉天靖难?”

奉天靖难?众人仔细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似乎真的是奉天靖难!

顿时,众人心中都升起一股诡异至极的感觉。

遥想当年,是成祖奉天靖难啊。这次又来?

正在这时,忽然南边传来一阵喧哗,接着就是甲衣铿锵声。随即就出现一面京营的大旗。

“是魏国公的兵!”刘延世大喜,“是魏国公回来了!”

很快,就有亲兵回报道:“伯爷!是魏国公派来的第一批精锐,宗公公和魏国公的大军还在后面!”

刘延世大手一挥,“让他们听本爵号令!全部驻守仪凤门,和家丁一起坚守!”

“得令!”

很快,三千汇集起来之后,穿戴明军盔甲的武装商,就在特务们的带领下,光明正大的防守仪凤门。

这些团丁故意靠近家丁们,彼此掺杂在一起,等候动手的信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