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417章 自古知县上任未有今日之盛也(第3页)

第417章 自古知县上任未有今日之盛也(第3页)

他看着淡如白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朱寅,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就好像这个少年天才是个不可战胜的存在,即便贬为知县也一样。

朱寅一袭白衣,站在龙王庙的阅江台上,衣袂在江风中蹁跹飞舞,清逸出尘,恍若天上谪仙,似乎随时会乘风归去。

身材伟岸雄壮的女真猛士兰察,手持狼牙棒,护法金刚一般静静侍立在朱寅身后,一股睥睨千军之气。

朱寅转过宛若美玉雕琢的脸,星辰般的眼眸看着邱乘云,语气带着说不出的淡漠:

“邱公何必和我作对?我做我的知县,你做你的钦差,井水不犯河水,难道不好么?”

“在下一到重庆,你就烧了我的神童庙。结果却烧了整个庙区所有庙宇,损失巨大,民怨沸腾。最后,喝下这杯苦酒的人,还不是你自己?”

邱乘云叹息一声,“稚虎先生天纵之才,功勋卓著,天下妇孺皆知,犹如再世神灵一般。俺对稚虎先生,向来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万万不愿和先生为难。只是,只是…并非俺本心。”

朱寅冷笑着摆摆手,“事已至此,邱公不必解释。在下根本不在意。公道自在人心。今日既然找邱公谈判,在下就没有鱼死网破之意。在下只想安安生生做一任知县,再设法调回京师。”

邱乘云苦笑道:“稚虎先生有条件尽管提出,俺洗耳恭听。”

他很清楚,今日说是谈判,其实就是朱寅提条件。而他自己,大抵只有接受的份儿。但愿朱寅的要求不要太离谱。

朱寅的笑容有点讥诮,一副吃定了邱乘云的神情,“在下有六个条件,邱公试听便是。第一嘛,你自己掏钱修复被你烧毁的所有庙宇,包括我的神童庙。”

邱乘云心中苦涩,肉疼的吸了一口凉气,点头道:“好,既然是俺烧的,俺就自己花钱重修。”

朱寅气定神闲的伸出第二根指头,“不可再弹劾我。我知道宫里有人怂恿你,但只要我当一天彭水知县,你就不能再弹劾我,我讨厌麻烦,讨厌官场倾轧。我都被贬为知县了,还待怎样?真要赶尽杀绝么?”

邱乘云神色尴尬,“好,俺答应不再弹劾稚虎先生,咱们相安无事。还有呢?”

朱寅继续道:“我是彭水知县,彭水百姓就是我治下子民。你们横征暴敛也好,涸泽而渔也罢,我区区一个知县也管不着。但,彭水你们不能动!”

“我彭水县只正常纳税,该多少就多少。至于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本县一概没有。税监衙门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征调彭水县的劳役、牲畜。”

邱乘云心头一松,“没问题。一个县的矿税,一年也收不了太多,就当送给你了。”

朱寅剑眉一皱,“什么叫送给我?你以为我会拿这个钱?我是不想百姓受苦。”

他听不得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

朱寅又伸出四个指头,“你要命令纤帮和驮帮,让他们答应郝运来,同意给纤夫和脚力们,每干一天增加十文工钱。”

邱乘云点头:“这就是俺一句话的事,不过增加十文工钱而已。俺的吩咐,两个帮会的龙头不敢不听。”

“第五个条件。”朱寅举起一只巴掌,“你不能加征花船画楼的重税。巴伶过三成都是彭水县的苗女,你加征花船重税,就是加征本县。”

“彭水县有四万多苗人,青壮男丁足有万人,他们要是闹起事来,甚至造反,你真能逃得了干系?关中囬部聚众造反,杀了秦王府满门!殷鉴不远呐。”

“他们,可不像咱们汉人这样顺从朝廷官府。逼急了,他们会造反给你看。你不要他们活,他们就要你死,管你什么钦差大臣。”

“部族之事无小事,事关西南大局,国家安定,邱公身为钦差大臣,怎能不慎之又慎?西南百族林立,民情复杂,就像一个火药桶,一旦激叛乱,坏了本朝长治久安之局,怕是你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邱乘云心中凛然,擦擦额头的冷汗,“稚虎先生深谋远虑,俺万万不及。俺不再加征巴伶风月重税。”

他堂堂一个钦差,此时被朱寅这个知县像下属一般耳提面命的教训,别提有多腻味,却又偏偏无法反驳。

“最后一个条件。”朱寅目光一冷,“重庆府给蜀王府的杠银,是被你劫走的,你还杀了护送杠银的官兵。此事我可以当做不知道,但银子要还给重庆府,死难官兵的抚恤,你也要出。”

“这…”邱乘云神色为难,“稚虎先生误会了吧?重庆府的杠银被劫,与俺无关呐…”

朱寅神色鄙夷的看着邱乘云,笑容讥讽,“那是我冤枉你了?你确定是我冤枉了你?嗯?”

邱乘云对视着朱寅深邃的眼睛,感觉这少年的眸光有如实质,似乎要洞察他的心事一般。他无法抵赖,只好承认道:“的确是俺的手笔,俺还他便是。”

朱寅点点头,“我就这六个条件。你同意,咱们就成交。当然,你也放心。只要你遵守承诺,你的罪证就永远也不会让皇上和朝廷知道。”

邱乘云心中很是不甘,却哪里敢拒绝?只能干巴巴的笑道:“俺全部同意,成交!”

朱寅微微一笑,“你也不要想着事后反悔,或者搞什么阴谋诡计。我保证一旦你这么做,绝对会自食其果、痛彻心腑。我若真是自身难保的泥菩萨,那也难享今日盛名。”

邱乘云恨得牙痒痒,然而只能甘拜下风的拱手道:

“稚虎先生放心,若是邱某食言,五雷轰顶!”

朱寅和邱乘云谈判结束,就大摇大摆的回到重庆府城。秦良玉夫妇领取了粮秣,率军东归。

岑秀冰也辞别朱寅,跟着秦良玉去石柱宣抚司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