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雄鹰从朱寅的楼车中展翅而起,“唳”的一声直插苍穹,盘旋在大军上空。这当然是朱寅的宝贝猎隼:飞虎!
紧接着,女真贵族们的海东青也纷纷放飞,努尔哈赤的海东青也不例外。
但其中最雄伟的一只鹰,就是朱寅的飞虎。果然,猎隼比海东青更强。
“唳!唳!”上空盘旋着十几只雄鹰,声震苍穹。
六七万大军,一起抬头看。
女真和蒙古大军出征时,习惯先放鹰,一是侦查周围的地形和敌军,第二也是一种祭祀仪式:让上天的使者(鹰)告诉上苍,大军要出了。
接着,中军的几匹飞马纵出,几个传令兵手持令旗,从大军阵前跑过,一边挥动令旗,一边吹着急促的哨子。
随即,数万大军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战马的刨地和响鼻声。
然后,上面插着大纛、四马拉动的中军巢车上,朱寅和戚继光并肩扶辕而立,缓缓的从大军阵前驶过。
巢车前面是钦差仪仗、王命旗牌,两边是卫士,后面是骑马随行的李如松、努尔哈赤、布寨等人。
这就是校阅大军了。
但见汉军队列整齐划一,法度森严,甲胄齐全,若垂天之云。
女真军的队形虽然不太整齐,着甲率不高,却狂野剽悍,气势豪放,带着一股勃然肃杀之气,犹如一群凶兽。
当真是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朱寅不是第一次检阅大军了,可是此时仍然热血沸腾。
检阅队伍从军阵之西走到东,足有三里地,然后又掉头折回,来到正中搭建好的点将台上。
朱寅和戚继光走上点将台,然后面向大军。诸将包括女真贵族们,全部顶盔掼甲的列于台下,犹如排衙一般。
点将台下,早就一字摆开了四门佛郎机大炮,都是重逾千斤的重炮。这也是明军最厉害的火炮了。
之所以用这种大炮来放号炮,当然是故意在女真兵和播州兵面前示威,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明的火器。
戚继光一摆手,传令兵立刻大喝道:“放号炮!”
“轰轰—”四门佛郎机重炮一起轰响,当真是地动山摇,声震长天,威势十分惊人。
女真兵们无不悚然。
这就是明军的大炮啊,好生厉害!
号炮声一停,朱寅就取出一道檄文,展开道:“奉旨——援朝卫辽抗倭檄!”
“誓师!”
将士顿时凝神静听。听不懂汉话的女真人,也都神色肃然。
朱寅念道:“寰宇定序,华夷既分。大明御极,德被八荒,礼制四方…今有东瀛僭号妄尊,聚枭獍之众,倾巢以犯朝鲜。屠戮黎庶,人神共愤…”
“朝鲜乃太祖赐封之藩,二百载忠贞事上。今遣使匍匐哀告,朕岂忍坐视?今调集雄师三十万,敕命朱寅、戚继光…谨率三军,克期讨平…”
“…敕谕三军,膺服朕命,奋戈横戟,冒矢跃马,诛倭讨寇,剪除顽贼…”
“檄谕倭贼:日月所照,罔不大明!释甲归降,束身待罪。若仍冥顽,拒逆王师,天兵一到玉石俱焚,勿谓言之不预…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等到朱寅念完了朝廷的檄文,诸将一起领命道:“奉诏!讨贼!”
众军一起山呼道:“奉诏讨贼!奉诏讨贼!”
接着,朱寅又请出王命旗牌、尚方剑。王旗是三角形龙纹黄旗,绣“钦命”。王牌是鎏金铜制令牌,刻“王命”。
朱寅按律申明赏罚,宣檄誓师的仪式也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戚继光点将,分守令箭、印信。汉军游击以上、女真军千长以上,每点将一人,就上台领取。
点完了将,台上就有上百员将领了。至此,联军才算组建起来。
李如松指着大军对朱寅道:“经略相公,我军如此威势,倭寇必败无疑。”
诸将无不信心大涨,都说倭寇不堪一击。
只有朱寅和戚继光、努尔哈赤等人知道,日军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今日出征的将士,不知道多少人会战死沙场。
誓师之后,大军就举行出征前的祭祀。汉军按习惯举行祃祭,女真军则是烧琵琶骨,进行萨满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