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拥有亚洲规模最大、战术最强的火枪队,大明都没有这么多火绳枪,也没有这种体系成熟的火枪兵。
日本面对外敌时凝聚力很强,又极其崇尚武力,加上拥有武士道和武士阶层,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不管是谁,征服日本都绝非易事。
以大明如今的财力和军力,渡海征服日本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战略。
可是朱寅很想完成这个战略,他不想给日本建立幕府、稳固统一的机会。
否则等到日本的统一稳固下来,征服日本只会难上加难,代价只会更大。
他在岱山和靖州搞出的新式火枪,虽然比日本的仿欧火绳枪先进很多,可说到底也还是使用黑火药的滑膛枪,没有降维打击的优势,本质上都是火枪。
只凭更先进的火器和海外八旗那点人口,就想征服日本,那怎么可能?新火枪的技术门槛又没有那么高,日本完全可以仿造。
到时他还怎么玩儿?
所以,仅靠光明正大的军事手段,征服日本难度太高,代价太大。
必须要使用阴谋手段和政治手段,千方百计、无所不用极其的削弱日本、分裂日本、瓦解日本,各个击破。
冒充阿市养子,只是这步大棋的开始。或许两个月之后,秀吉和家康等人,就会痛彻心扉!
甲斐姬和浅野长政做梦也没有想到,朱寅此时想的什么。
要是他们知道这个少年心中转着彻底征服日本的念头,不知会作何感想。
甲斐姬看着烟雾缭绕中的朱寅,再次鞠躬笑道:“稚虎君请便吧,你在日本…不是外人。”
说到不是外人,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唯恐被周围的使团其他人听见。
朱寅装出一丝愕然,随即似乎是心领神会的点头道:“让甲斐殿费心了呢,以后就请多多关照吧。”
浅野长政将目光从碧玉烟枪上收回来,行了个浅折腰礼,说道:
“那么,在下就先告辞了,赶着去追查刺客的线索。”
朱寅行了个浅折腰礼,道:“那拜托阁下了。”
…
等到甲斐姬和浅野长政急于查案离开,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等大佬也到了。
他们代表日本,代表太阁殿下表示歉意,送上了手土産(伴手礼),也表示私人的慰问。
就是地位仅次于秀吉的家康,关东八州之主,五大佬之,此时也带着关切之色,对着朱寅鞠躬道:
“稚虎君受惊了。在鄙国生这样失礼的事情,在下等人感到十分遗憾。请千万不要对日本产生误会啊。”
“那些胆大妄为、不知大体的刺客,不能理解日朝和谈的重要,做出如此不可饶恕的蠢事,真是让在下等人为此感到羞愧啊。”
“生了这等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意外,实在是令人痛心。即便阁下安然无恙,我等也无地自容呢。”
因为天冷,德川家康的桐纹阵羽织外面,还穿着一件貂皮披风,围着貂皮襟卷,戴着一顶折乌帽,就是手上也戴着手套,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朱寅猛然就想起乌龟,差点笑出来。
家康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好奇的打量朱寅的烟枪,目中满是探究之色。
朱寅也只能对着这只老乌龟还礼,客气道:
“家康公的话真是让我惭愧啊。我知道贵国有人不愿意中日和谈,才铤而走险的采用极端手段,但不是太阁和家康公等人的过失。”
朱寅很清楚,德川家康只是说的好听罢了。此人圆滑,向来会做漂亮事,会说漂亮话,可他不会对自己的生死关心分毫。
五奉行之的石田三成也鞠躬道:
“太阁殿下惊闻稚虎君遇险,惊诧莫名,愤怒不已。太阁已经下了御内书和黑印状,令我等严加督办,尽快破案。”
“太阁几年前就颁布惣無事令(禁止私战)和刀狩令,对刺杀使臣之事当然更是无法容忍。此事应该是那些罔顾法令的流亡忍者所为。”
相比家康,石田三成穿的就单薄多了,很有一些苦寒武士的架势,倒不是穿不起,而是故意穿的少。
石田三成是秀吉的官僚之长,类似相国,负责财政与检地,推行《石高制》,监管日军的军粮后勤。
他的话,是最能代表日本官方态度的。
起码在礼节上,得知明使遇刺的消息后,这些日本顶级权贵表现的歉意满满,似乎无可挑剔。
强力大名、位列五大老的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也都说了类似的话,仿佛都很惭愧。
可实际上他们的惭愧,主要来自无法控制突事件生的外交丢脸,而非朱寅本人受到威胁。
他们和甲斐姬、浅野长政不同,不知道朱寅“是”阿市的养子,所以他们的诚意还不如甲斐姬等人。
很显然,前田利家和毛利辉元,同样对烟枪很感兴趣。两人好不容易才压制住自己的好奇。
怎么回事,明使用这个东西吞吐烟雾,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呢。应该不简单吧。
虽然在武力上他们已经瞧不起大明,可是对于大明之物,他们向来觉得很高级。
除了刀剑和火枪之外,丝绸、茶叶、瓷器、棉布、白糖…甚至那种春丹,都是明国的好啊。
甚至就是明国的女子,他们都觉得比日本女子高级,因为更高嘛。
那么,朱寅如今用的东西,肯定也是好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