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效力日本多年的大忍者,疑似严绍庭的“服部春秋”,他肯定知道日本高层的征明计划,说不定还是参与者之一。
两年前,他就清楚日本要出兵朝鲜。
那么,选择在日军出兵前派人刺杀大明皇帝,就不仅仅是报严家私仇那么简单了。
应该也为了配合日军的战略,让日军占据更大的优势!
万历一死,皇子又都很年幼,立刻就会引爆明廷的夺嫡争斗,明廷就会大乱。
朝廷一乱,引的政治危机会让整个大明都乱起来,甚至失去控制。
这种情况下,明廷自顾不暇,哪里会保朝鲜?肯定不会出兵援朝。
那么,日军就会利用大明内乱的机会,从容吞并朝鲜。
等到大明内部好不容易稳下来,朝鲜已经灭亡多日,日本就能以朝鲜为跳板,全力征明!
朱寅肯定,服部春秋就是这么想的!
要不然,为何不早不晚,恰恰赶在日军出兵前,策划刺杀大明皇帝?他在日本这么多年,早干什么去了?
好歹毒的计划!
服部春秋不愧是个古代版的大特务,胆子居然这么肥,手段这么野。
“阿兄。”吴忧毕竟是服部春秋的嫡传弟子,冰雪聪明,直觉敏锐,她很快也想到了这一层。
“他是在秀吉准备征朝之时,派我兄长等忍者去中原执行任务的。可我不知道,他要刺杀的仇人和大人物,居然就是皇帝!”
“他在那个时候刺杀皇帝,肯定是想制造大明内乱,配合日军出兵。我猜这个刺杀计划,秀吉、家康等人一定知道。皇帝被刺,最大的得利者就是日本。毕竟,皇帝儿子都还年幼,又在争夺太子位。”
“啊?”丁红缨也面露惊讶,“你这个师父还真是个阴险毒辣的大恶人,不愧是严世蕃的儿子,坏的流毒。”
朱寅道:“还不能完全断定他就是严绍庭。此人策划刺驾,肯定有一点把握,估计也不是第一次刺杀大人物了。否则,他凭什么敢制定这么大的计划?”
吴忧说道:“我隐隐约约知道,他十年前策划过一件大事,杀了一个日本大人物,而且成功了。这是我推测出来的,他没有明说。但我猜,他十年前策划杀掉的大人物很不简单,地位很高。”
“他有成功的经历,所以敢再来一次,有刺杀皇帝的信心。”
“十年前?”朱寅心中琢磨,“十年前是1582年,就是日本天正十年。那一天死去的的日本大人物有哪些人?”
“嗯,有织田信长、明智光秀、武田胜赖。”
朱寅陷入了沉思,手中折扇一收一合。
织田信长的死因,其实一直很蹊跷。虽然他是在本能寺被部下明智光秀突袭,被逼自尽。可是明智光秀为何突然反叛,却始终没有定论。
就好像明智光秀突然受到某种刺激,或者中邪了。
明智光秀为何反叛,其实疑窦重重,动机诡异,一直是个历史谜案。
所以,信长虽然直接死因明确,但背后原因也不清不楚。
有没有可能,和服部春秋有关系……等等!
忽然朱寅眉毛一扬,他想到了又一件大事:织田信长剿灭伊贺忍者,两次大军征剿,屠杀两万多忍者及其家眷、属民。
最强大最古老的忍者家族服部氏,几乎被织田信长灭族!
而服部春秋,恰恰是服部家族的女婿,其妻是服部家的女儿。
他也是服部家少有的漏网之鱼。
那时是1581年,刚好是信长死前一年!
也就是,织田信长屠杀服部氏不到一年,他就被明智光秀诡异反叛,莫名其妙的死在本能寺。
这特么是巧合?
织田信长活了近五十年,征战三十年,不知道遇到过多少强敌、多少险境,可他都没事。结果却在剿灭服部氏后不到一年,就突然死于非命。
朱寅越想,越觉得古怪。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服部春秋为了报仇,策划刺杀了织田信长?而明智光秀,只是被他利用了?
从服部春秋的报复性格分析,他肯定仇恨信长。他连大明皇帝都敢刺杀,何况织田信长?
朱寅忽然有点兴奋,他感到自己可能破获了一桩历史谜案,找到了织田信长之死的幕后真凶!
很有可能。
而且,明智光秀之死,似乎也印证了这个猜测。
明智光秀反叛信长之后仅仅十天,就被农民刺杀!
呵呵,明智光秀是什么人物?他干掉信长后十天,就在逃亡路上,被农民刺杀?
什么农民这么厉害?明智光秀可是个武艺高强的武士啊。他就算再落魄,身边总还有心腹武士。结果被农民刺杀?
这不是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