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年七十,居于朝歌。”
“姜子牙早年间一直在为生活奔波,卖过小吃,当过屠夫,也当过家臣,但没过多久,人家就不用他了,并且被赶出了朝歌城。”
“等姜子牙回家后,他的媳妇也不要他了,姜子牙本质就是一个前半生一事无成的人,到了晚年被赶出家门,将要饿死的老头。”
“只不过他运气好,在钓鱼的时候碰到了姬昌。”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所获霸王之辅。’”
“众所周知,周文王姬昌擅长算卦,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卦象说他这次打到的不是猎物,而是一个能让他家的大才。”
“所以姬昌就和姜子牙面谈。”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周文王是个识人的,现姜子牙确实不简单。”
“所以姜子牙成了周文王的太师。”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灭亡商朝后,姜子牙被封到了齐地,在周朝,姜子牙一直很猛,而且姜子牙受封后也没有去封地,而是留在了镐京。”
“周武王去世的早,周成王继位没多久,周朝就爆了三监之乱,在这期间,姜子牙一直帮周成王,而且还帮助周公平乱。”
“可以说姜子牙是集合了立国,治国,平乱的全能型人才。”
“丽质,你阿耶对姜子牙的评价也很高吧。”
李丽质点头:“对。”
“这也把姜子牙抬到了神人的境界,所以理所应当,到了开元十九年,李隆基下令建造太公庙。”
“不止如此,还把张良搬了进去当陪祭。”
“后来又增加了武安君白起,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积,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吴国将军孙武,楚国令尹吴起,望诸君乐毅。”
“这也是最早的武庙十哲,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干,就是希望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帮他。”
“说白了就是皇帝的言台。”
李丽质撇了撇嘴:“就算都给他又能怎么样?他又不听。”
“所以啊,没啥用,不过你看看这十哲,诸葛亮还有张良,说他们是武将,有点名不符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光荣代表。”
“论智慧和忠诚,诸葛亮和张良是没有污点的。”
“后来李亨继位,他在上元元年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从这里开始,太公庙才和武有关系。”
“李隆基选的都是功勋之臣,但李亨不同,他就是单纯注重武力,毕竟当时有安史之乱嘛。”
“到了宋朝,情况就不同了。”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郎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赵匡胤认为白起没资格享受香火,说他杀投降的人杀的太厉害,所以就把白起踢出去了。”
“所以从李隆基开始,武庙本身就是体现皇帝个人意愿的场所。”
“就比如李适在位时,武庙就变成武庙六十四将,几乎把有头有脸的人都送进去了,因为那个时候更乱。”
“至于赵匡胤把白起踢出去的时候,中原还没有统一,还有一大堆小国,赵匡胤也是用这个方式告诉那些小国,他善良,不会搞屠杀。”
“不止如此,赵匡胤还把六十四将当中的二十二将给换了。”
“原因很多,像关羽张飞这种没有好下场的,像韩信周亚夫这种和皇帝有矛盾的,这个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告诉自己的武将,别学他们,要忠诚。”
“后来也是一样,不管是谁当皇帝,武庙依旧是那个表达意愿的场合,其实这件事就像朱厚熜把忽必烈移出帝王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