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风再起 > 第371章 风陵渡血战(第3页)

第371章 风陵渡血战(第3页)

“风陵渡已经拿下,通往西安的大门打开了!接下来,我们要让多尔衮知道,华夏大地再也不容他们蹂躏!我们要让所有欺压百姓的人付出代价!”

“大都督万岁!”呼喊声再次响起,比以往更加坚定。

张二狗缓缓站起身,向李长风敬了个军礼,然后小心地抱起女孩的尸体,向临时设立的墓地走去。

夜幕降临,北风又起。黄河的咆哮声中,似乎夹杂着无数冤魂的哭泣。

但在彼岸,更多的部队正在渡河。无数的火把组成长龙,向着西方,向着那个必将到来的黎明前进。

赵大柱在营地巡视时,现那个早上还犹豫的蒙古新兵正在细心擦拭机枪零件。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道伤疤,眼神却更加坚毅。

“班长,我想通了。”新兵抬起头,“不管蒙人汉人,重要的是让这孩子般的悲剧不再重演。”他指着远处正在下葬的女孩棺材。

王小虎则在给马尼拉的家人写信:“。。。今日苦战,儿幸无恙。大都督说,此战之后,将派舰队,惩戒残存的西班牙人。届时,故乡亲人可永享太平矣。。。”

寒夜中,张二狗独自站在新坟前。墓碑上简单刻着“无名小英雄之墓”。

“我会记住的。”他轻声说,不知是对女孩,还是对自己,“一定会建立一个让孩子不再枉死的世界。”

黄河在黑暗中奔腾不息,如同这个古老民族不屈的魂魄,历经磨难,终将奔向光明。

黄河解冻的轰鸣声如同万马奔腾,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在浑浊的河水中沉浮。风陵渡一战后,黄河航道被打通,但渡河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张二狗站在南岸高地上,望着滔滔黄河,肩膀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军医说他运气好,子弹穿肉而过,未伤筋骨,半月就能活动如常。但他心里明白,那道看不见的伤,恐怕永远无法痊愈。

“二狗哥,看那边!”王小虎指着下游方向。

只见远处河岸上,黑压压的人群正在向渡口聚集。起初士兵们还紧张地拿起武器,以为又是敌军来袭。但很快现,来的都是普通百姓——扶老携幼,推车挑担,如同赶集一般。

“他们来做什么?”赵大柱皱眉,手下意识按在枪柄上。

很快,答案揭晓了。百姓们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帮忙的。

“军爷!俺们带了麻绳和木板!”

“俺家有船!虽然破旧,但能载人!”

“刚蒸的馍馍,军爷们先垫垫肚子!”

呼喊声此起彼伏,百姓们自地开始协助工兵搭建浮桥。年轻人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固定木桩,老人和妇女则在岸上编织绳缆,孩子们跑来跑去传递工具。

一个白苍苍的老者走到张二狗面前,颤巍巍地奉上一篮热腾腾的杂面馍馍:“军爷,收下吧。听说你们打了胜仗,把那些天杀的清兵赶跑了。。。”

张二狗一时不知所措。在他的记忆里,军队与百姓从来都是对立的一在辽东,清军抢粮抓丁无恶不作;后来听说闯军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明军也常常扰民。

“老伯,我们有军粮,这些您留着自己吃吧。”他婉拒道。

老者却执意要塞给他:“不一样!这是俺们的心意!你不知道,前几天清兵过河,把俺们村的粮食抢光了,还把老王家的闺女糟蹋了跳了河。。。”老人抹着眼泪,“你们是替天行道的王师啊!”

张二狗接过馍馍,感觉手心滚烫。他想起那个为他挡枪的女孩,眼眶热。

“全体注意!”忽然传来上级的命令,“大都督有令:百姓所赠食物,必须按市价付钱!帮助搭建浮桥的百姓,登记造册,日后补偿!”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掏出铜钱硬塞给百姓,有的拿出军粮与百姓分享。几个军纪官来回巡视,严禁任何士兵白拿百姓东西。

王小虎的炮兵连正在艰难地拖拽大炮上船,一群百姓自过来帮忙推车。一个中年汉子边推边问:“军爷,你们这铁疙瘩真厉害,几炮就把清兵的工事轰平了!”

王小虎笑道:“老哥好眼力,这是新式山炮,能打五六里远呢!”

“太好了!轰死那些狗日的清兵!”汉子咬牙切齿,“俺弟弟被他们抓去沈阳做苦力,至今生死不明。。。”

类似的情景在整个渡口上演。赵大柱的机枪班在休息时,被一群孩子围住,好奇地摸着重机枪。

“军爷,这个能打多远?”

“能打穿城墙吗?”

“清兵怕不怕这个?”

赵大柱难得地露出笑容,耐心解答。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忽然问:“军爷,我长大了能当兵吗?像你们一样打清兵!”

“只要你好好读书识字,将来不仅能当兵,还能当军官呢。”赵大柱摸摸孩子的头,想起自己早夭的弟弟。

渡口边,李长风在刘铭枢陪同下巡视渡河进度。看到军民融洽的场景,他满意地点头。

“与一个月前我们渡江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刘铭枢感慨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