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阻止他们合流!”
他猛地拍案,唤来亲信:“备马,派使者连夜绕过关城,去见多尔衮!”
——
信使怀揣密信,趁夜色潜行。
信中,李自成以山海关外土地为饵,承诺大顺朝将承认大清国地位,双方以长城为界,永不相犯。
这是割地求和的价码,更是生死存亡的博弈!
——
四更时分,信使归来。
李自成急问:“多尔衮如何答复?”
信使跪地颤抖:“禀闯王……清营戒备森严,末将未能面见多尔衮,只将信函交予其麾下甲喇额真……他们……未给回音。”
帐内死寂。
李自成缓缓闭目,指节捏得白。
没有答复,便是最明确的答复!
多尔衮在等——等明日战场上的变数,等吴三桂与大顺军两败俱伤,等清军坐收渔利!
“传令各营——”他陡然睁眼,眸中寒光迸射,“明日拂晓前埋锅造饭,全军备战!若清军参战……先集中火力,击溃吴三桂!”
李自成登上高岗,向东远眺。威远城外,欢喜岭上下,清军营帐连绵如海,火把如繁星密布,照亮半边夜空。那火光不是营灶的温暖,而是铁骑森冷的寒芒。
多尔衮的大军,已至眼前!
回到大帐,烛火摇曳,映照出众人凝重的面容。李自成环视诸将,沉声道:"看来满人参战,已无可避免。"
宋献策拱手道:"万岁明鉴。眼下唯有败吴三桂,方能全力应对清军。"
刘宗敏猛地拍案:"李哥,让补之率后营攻打西罗城,牵制吴三桂!再派大将盯死南翼城,叫鞑子无处可钻!"
李自成眉头紧锁:"三面作战,恐兵力不足。。。。。。"
宋献策眼中精光一闪:"吴三桂急于在清军面前立功,明日必会猛攻。我军可佯装溃退,诱其深入——"他手指蘸水,在案几上画出阵型,"用罘罝阵围歼之!"
"何为罘罝阵?"刘宗敏急问。
"形如蛛网,外松内紧。"宋献策解释道,"先示弱放敌入阵,再四面合围。此阵需中军稳固,两翼灵活。。。。。。"
李自成突然大笑:"好!就依此计!"他笑声豪迈,却掩不住眼底的忧色,"朕的亲军足够自保,尔等只管全力破敌!"
李自成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明日之战,就托付给你们了。朕在高岗上,为三军擂鼓助威!"
宋献策与刘宗敏领命退出,连夜赶至中军大营。诸将早已齐聚,帐内肃杀之气弥漫。
"罘罝阵——"宋献策手指沙盘,沉声道,"此阵如捕兽之网,似鱼篓困敌。关宁军若入此阵,必成瓮中之鳖!"
众将凝神细听。这阵法源自姜太公三才阵,经吴起、诸葛亮改良,曾在《左传》中记载为"鱼丽之阵"。其精髓在于"肚大喉窄"——入口宽敞诱敌深入,内部却杀机四伏,出口狭窄难逃。
刘宗敏接过令箭,厉声道:"张鼐!"
"末将在!"
"你率轻骑诱敌,许败不许胜!待关宁军追入阵中——"刘宗敏手掌猛地一握,"便是他们葬身之时!"
宋献策补充道:"阵中分三层:弓弩手居前,长矛居中,刀斧手断后。两翼伏精骑,待敌入彀,立即锁死出口!"
他又低声嘱咐张鼐:"若吴三桂识破此阵,你便诈作溃散,引其追击。记住,宁可多退三里,不可早露破绽!"
——
寅时将至,东方微白。
大顺军各部已按罘罝阵就位:中军车阵故意留出通道,两侧伏兵屏息以待;张鼐率轻骑兵在阵前游弋,如鱼饵轻晃;李过率后营逼近西罗城,牵制守军;李友领兵盯死南翼城,防备清军突袭。
一张天罗地网,悄然张开。
远处山海关上,吴三桂也在调兵遣将。
两股洪流,即将碰撞!
宋献策仰望渐亮的天色,喃喃道:"今日之后,天下大势。。。。。。"话音未落,忽听关东方向传来低沉号角——
清军的战鼓,响了!
黎明前的风卷着血腥味,拂过石河平原。
大顺军的战阵在晨雾中渐渐清晰,战车横列如铁壁,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沉默地调整着兵械,弓弦绷紧的声音此起彼伏,火铳手将子炮填入佛郎机炮膛,铁甲摩擦的声响低沉而肃杀。
左翼,蔺养成勒马立于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