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毅,来了啊。一会儿九点半后勤部有个物资协调会,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参加。”
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仿佛一个无声的宣告。
让办公室里其他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彼此交换着“果然如此”的眼神。
后勤部的会议室里,这种氛围更加明显。
当李怀德副厂长看到董华文和韦东毅进来时,立刻笑着招手:“东毅同志,来来来,这边坐。”
他指着自己身边一个原本不属于采购科干事的位置。
那是一个靠近会议桌中心、非常醒目的位置。
韦东毅在一众后勤、仓库、运输等部门头头们意味深长的目光中,坦然自若地坐下。
没有人提出异议,仿佛他坐在那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会议过程中,李怀德甚至几次打断言,特意询问:
“东毅同志,你们采购科对这批物资的周转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从你们计划外采购的角度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
这种规格的重视,让在场的所有中层干部都进一步确认了心中的猜测——这位年轻的韦干事,已是李副厂长跟前真正的“红人”,前途不可限量。
会议结束后,李怀德更是当着众人的面,亲切地拍了拍韦东毅的肩膀:
“东毅,一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跟你商量。”
韦东毅穿过轧钢厂办公大楼略显嘈杂的走廊,朝着副厂长办公室走去。
脚下的水磨石地面光可鉴人,映照出匆匆来往的人影和窗外投下的斑驳光影。
他的步伐沉稳,面色平静,甚至对沿途遇见的、投来复杂目光的同事微微颔致意,但内心却如同煮沸的水,翻腾着各种念头。
“李怀德单独叫我去办公室…绝不仅仅是会后闲聊。”
韦东毅心念电转。
他很清楚,大领导对他前途的影响,将实质性的迈进第一步!
短短几十步路的距离,韦东毅的脑中已经飞运转,将利弊得失考虑的十分清楚——他将登上“青云梯”的第一个台阶。
当他走到副厂长办公室那扇深色的木门前时,内心已经恢复了平静和笃定,甚至隐隐有一丝期待。
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李怀德“请进”的声音。
韦东毅深吸一口气,脸上调整出恰到好处的、带着恭敬与些许困惑的表情,推门走了进去。无论里面等着的是什么,他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的方案。
在副厂长宽敞却略显沉闷的办公室里,李怀德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和蔼。
他亲自给韦东毅倒了杯水,然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笑容满面地开启了话题,问的却全是家常:
“东毅啊,喜宴准备得怎么样了?还有什么困难没有?需要厂里出面协调的,千万别客气!我可是等着喝你这杯喜酒呢!”
韦东毅微笑着应对:“谢谢厂长关心,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日子到了,请您和各位领导光临。”
一番热情的寒暄和再次的恭喜之后,李怀德身体微微前倾。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语气也变得正式而推心置腹:
“东毅啊,你的能力和觉悟,我和厂里领导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呢,可能是岗位限制,没能完全挥出来。
现在情况不同了,再待在采购三科,负责那些零零碎碎的计划外物资,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也辜负了大领导的期望。”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韦东毅的反应,继续说道:
“怎么样?有没有考虑动一动?
采购一科或者二科,那边负责的都是厂里的核心计划物资,关系到生产任务的命脉。
这个平台更大,接触面更广,非常锻炼人,也容易出成绩,是积攒资历、快进步的最佳选择。”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
采购一科二科是厂里真正的实权部门,地位高,资源多,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晋升快车道。
然而,韦东毅只是略作思索,便抬起头,脸上带着诚恳而谦逊的笑容,委婉却坚定地拒绝了:
“李厂长,非常感谢您的赏识和栽培!能去一科二科学习,肯定是极好的机会。
不过,我觉得我在三科的业务才刚刚上手,很多计划外物资的渠道和门道还在摸索熟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