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
“年轻人有这份心,不容易。但你也得明白,各家各户的银钱,终究是他们自己的事,咱们这些村干部,不能强行干预,更不能替人家做主。”
他顿了顿,又低声补充道:“不过……我家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七张嘴等着吃饭。为了稳妥起见,我自己愿意多掏点银子,买上几袋米、几袋麦子回来,藏在仓房里,以防万一。这事我不强迫别人,但我自己先动手。”
这件事,在这顿饭后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没人再提起,也没有形成什么决议。
村里的气氛依旧如常,鸡鸣狗叫,炊烟袅袅。
村长不重视集体囤粮的建议。
这一点,陆子吟其实早有预料。
毕竟人心难测,面对未知的风险。
大多数人宁愿赌一把也不愿提前牺牲眼前的利益。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村长竟然愿意自掏腰包,悄悄多买些粮食备用。
这个细节,让他心头猛地一震。
原来,并非所有人都麻木不仁。
至少还有人听得进去劝,哪怕只是为了自家考虑,也算是一种觉醒。
这顿饭过后,村民们总算渐渐明白了。
为何陆子吟和赵苏苏这些日子天天吃得油光满面,顿顿有肉有蛋。
但现在看来,哪里是什么挑食炫耀?
分明是为了补身子,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艰难日子。
陆子吟到底才多大?
刚过十六岁,正是身体快育的关键时候。
多吃些营养的东西,长结实了,将来才能扛得住苦役和灾难。
谁还敢乱嚼舌根,指指点点?
更何况,最近徐家又爆出一件新鲜事儿。
整个村子瞬间炸开了锅,茶余饭后的谈资全都转到了那桩八卦上。
至于赵苏苏这边,她也没坐视谣言蔓延。
她特意请村长出面,在一次晚间大会上公开澄清事实。
把他们的饮食安排解释得清清楚楚、合情合理。
村长一句话定调。
“人家孩子正在长身体,又是伤病初愈,吃得好点怎么了?难道要饿着他们?”
这话一出,四下鸦雀无声。
就这样,风波悄然平息,事情也算是彻底翻篇了。
另一边。
许娇娇还真靠着从赵苏苏那儿学来的说法,原原本本搬回去对付婆婆。
“娘啊,我这不是心疼自个儿,是大夫反复叮嘱过的,如今身子虚,得靠荤腥补回来,不然落下病根一辈子遭罪。”
还主动帮婆婆洗衣做饭,体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