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不行!绝对不行!”一个年轻的族人,愤愤不平地站了出来,“家主!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若是此法真的颁行,我等……与那些泥腿子,还有何异?!”
“那你想如何?”顾老家主有气无力地看了他一眼,“去反对吗?去上书吗?”
“你没看到程家的下场吗?”
“你以为,澳王殿下那一百多门‘神威大将军炮’,是吃素的吗?”
那年轻人闻言,瞬间便蔫了。
是啊。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任何反对,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整个书房,陷入了一片绝望的死寂。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看起来极为精明的管家,却缓缓地,走了出来。
“老爷,”他躬身行了一礼,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明着不行,咱们……或许可以来点……暗的。”
“哦?”
“老爷您想,”那管家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这《宪法》,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有一个最大的漏洞。”
“什么漏洞?”
“——民心。”
那管家笑了,笑得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
“澳王殿下,不是要‘公开征集修改意见’吗?”
“那我们……便‘顺应’这民心,给他……好好地,提一提!”
……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大明朝,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大讨论”。
《大明日报》的编辑部,每日里都会收到数以千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修改意见”。
这些意见,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赞美的,有痛骂的。
而朱旺,则下了一道死命令——
无论是什么意见,无论观点多么荒谬,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一律……原文刊登!
于是乎,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神仙打架”,便开始在报纸的版面上,激烈地上演。
“……草民以为,‘人人平等’甚好!但草民家隔壁的王二麻子,欠我三斗米至今未还!此等无赖,岂能与我平等?请殿下明察!”
“……小女子以为,‘婚姻自由’乃是天经地义!我与邻村的李家哥哥早已私定终身,奈何我爹嫌他家贫,非要将我嫁给城里的张员外!恳请殿下为小女子做主!”
“……贫僧以为,‘信仰自由’一条,当将‘佛教’列为我大明国教!如此,方能教化万民,普度众生……”
“放屁!我道教才是本土正宗!三清祖师爷在上,岂容尔等西来秃驴在此饶舌!”
这场大讨论,像一场思想的启蒙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将“权利”、“义务”、“法律”等全新的概念,根植到了每一个大明百姓的心中。
然而,就在这场看似热闹非凡的讨论,进行到最高潮的时候。
一股诡异的“暗流”,却开始悄然地,涌现了出来。
一篇篇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包藏祸心的文章,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了报纸的角落里。
“……古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今,朝廷大开民智,令贩夫走卒,亦可议论国是。长此以往,民心浮动,上下失序,恐非国家之福啊……”
“……澳王殿下之‘开海’大策,固然能富国强兵。然,海外皆蛮夷之地,多有瘴气瘟疫。若与彼辈通商,将那域外之疾,带入我中华腹地,其后果……不堪设想!”
“……更有甚者,听闻那‘皇家科学院’,竟在暗中研究‘人体解剖’之术!此乃毁伤肤,悖逆人伦之举!与禽兽何异?!”
这些文章,写得是引经据典,言辞恳切,极具迷惑性。
它们巧妙地,利用了百姓们对未知的恐惧,对传统的敬畏,开始在民间,散播着一种……对新政,对“科学”,对朱旺本人的……不信任和恐慌情绪。
……
中洲岛,报社总部。
道衍将一沓整理好的报纸和密报,放在了朱旺的面前。
“殿下,您看。”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鱼儿,开始咬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