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历朝历代,可从来没有管过落榜生死活的官老爷。
给他们这群人特意开设一个学府,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如今这种不敢想的事情就张贴在皇榜上,他们还能有什么奢求?
……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榜上的内容开始扩散,一些商贾弟子也闻声赶了过来。
他们在确定了皇榜上面张贴的内容之后,各个都陷入到了狂喜当中。
若是比拼财力,许多商贾甚至都不弱于朝中权贵。
但是在读书晋升一道,却是从古至今被限制的很死。
更不要说通过捐钱,从而获得一个背靠朝廷,且跟一众通过选拔而来的寒门,在同一个学府当中读书。
老天开眼啊!
对于商贾来说,尤其是京师之中的商贾来说,更能懂得钱在权面前,不能说丝毫没有话语权,只能说极其低微。
哪怕几个月前朝廷开设的永乐公司,使得他们商贾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总体上来说,商贾在权面前,依旧活的卑微。
就拿国子监这座传承千年的学府系统来说。
你再有钱又有什么用?
你能将自家弟子保举进其中读书?
家中缺乏一个读书的种子,没有入仕的机会,这就代表着他们的后辈大多都只能子承父业。
继续被权敲诈!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循环。
现在不一样了,陈羽这位状元郎,帮助他们开辟了商贾子弟进入朝廷学府读书的通道。
这如何不让一众商贾,对陈羽心怀感激。
朝廷学府,这是之前的朝代,花多少钱都进不去的地方。
如今大学的学府大门,却就这样摆放在他们面前。
只要钱足够,那么就可以将家中弟子安排进入。
要知道现在聚集在告示栏附近的,大多是京师之地的商贾。
他们因地界的缘故,往往更加富有。
由此对于入学门槛的费用,并没有过多的纠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若是能用钱,给家中后辈在仕途一道上铺路,那是花多少钱都值!
而皇榜上有关大学的一切内容,都是陈羽所亲自推动的。
这种对商贾来说,近乎于再造之恩。
他们万不能忘!
……
陈羽所作所为带来的恩情,对于商贾如此,对于学子来说同样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羽的形象在众人脑海中,开始变得高大、光。
若是现在陈羽出现在京师的街道上,估计会被人潮围住,纷纷对他行大礼。
不得不说,这份官方认证的皇榜影响力太大了。只是依靠一份内容,就将陈羽高大、无畏的形象,塑造完成。
使得陈羽成为天下读书人与商贾感激,甚至是膜拜的对象。
当然京师之中所生的一切,大多在朱棣的预料当中。
甚至,人群当中还被安排了锦衣卫,用来帮助引导众人的情绪。
这是最基本的舆论手段。
可以说混在人群当中的锦衣卫,相当于古代的水军了。
其实能够引导的这样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这件事情真真切切对天下读书人有着莫大的帮助。
相应他们确实受到了陈羽的恩惠,才有了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
朱棣这样做也是有他的用意,陈兄弟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这么大的恩惠,那么以后若是想要做一些改革,天下的读书人还不得纷纷支持。
古代的读书人,在没有进入官场之前,人品方面大多数非常过关。
毕竟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圣贤书,没有接触过官场的尔虞我诈,大多在性格上非常的纯粹,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知恩图报更是大多数人都懂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不会做到忘恩负义的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