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榜上面是关于对此次朝廷举办恩科的后续事宜通报,因不久前的靖难之役,导致朝廷科举耽误,使得今年参加恩科的学子数量巨大。”
“针对这样的情况,朝廷对此已经增设了贡士人数,但事后感觉,仍旧存在不足!”
“朝廷也在其中现,有很大一批学子,在某一科目成绩优异,却因其他科目评的一个差,从而导致无缘贡士,因此朝廷针对这种情况,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直到昨日,从八品的内阁主事陈羽,联名正二品礼部尚书李志刚,一同上奏请求建设大学学府,以此来为这些偏科却有着真才实学的考生一个机会!”
公差读到这里的时候,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又开始变得嘈杂起来。
“从八品内阁主事陈羽,这是哪位?之前没有听过,但感觉这个人的名字挺耳熟的。”
“你当然耳熟,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陈羽是与我们一同参加此届恩科的会元第一、殿试第一的状元郎!”
“我想起来了,这可是大明的第一位魁星,当初他金榜题名,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师之中巡游时,我可是从老远见过此人。”
“我一个朋友,在朝中有些人脉,了解一些内幕消息,据说今日的常会,陈羽好像以从八品的身份,参加了!”
众人开始交头接耳有关陈羽的话题。
陈羽是与他们同届的考生,一同参加考试,结果恩科结束之后,他们要准备返乡,而人家陈羽却已经能够出现在皇榜之上!
这样的巨大落差对比,实在是引人感慨万千。
公差好像挺懂得控场,对于嘈杂的氛围,此次并没有出言制止,而是等着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才继续读下去。
“皇榜上面还说了,根据陈羽和李志刚联名上奏的开设大学一事,经过今日常会商议,予以批准。朝廷将新建一个学府,并对天下学子,提供了两条进入大学进修的渠道。”
“第一条: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并自行承担大学进修期间如住宿、吃穿等一切费用,名额占据大学招生的一成;”
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纷纷面露疑惑、不解。
缴纳一定的学费才能入学……
单是这一点,就让在场的学子目光黯淡下来。
毕竟对于以朝廷为背景的学府,其中的学费开支,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这不是他们所能够承受的。
此时,众人还没有将第一条招生,跟商贾联系到一起。毕竟商贾去以朝廷为背景的学府读书,这种事情闻所未闻。
当然,人群当中也还有一种阶级。
那就是夹在权贵与寒门之间。
家中算是小有资产。
他们自认自己在读书一道上,有些天赋,国子监他们肯定是进不去,若是能够在大学当中进修一二。
说不定等到下一次科举的时候,能够金榜题名。
想到这,这些人已经在心中开始盘算,如何能够说服自家老爹出钱,让自己进大学进修。
朗读皇榜的公差,并不管下面相当大的一批人开始兴致乏乏,而是继续朗读起第二条招生条件:
“第二条,一场考试,并不能抹除学子三年乃至数十载的寒窗苦读,因此朝廷决议,每届科举结束之后,大家可以再自行选择参与大学的招生考试,若考试通过将获得入学资格,这类考生,不需要缴纳任何读书人的费用,并且吃穿全包。占据大学名额九成!”
“补充,对于第一条入学的申请,任何人都可以,包括商贾;
对于在大学内部进修过程中表现优异之人,会获得入仕名额,不用参加科举,直接保送入仕!”
当人群听见第二条招生条件之后,现场沸腾了。
在大学这种背靠朝廷的学府里面进修,竟然不需要花钱?
而且这种招生比例还占据九成!
九成!
这对于落榜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考生当中,存在能够达到第一条入学门槛的考生,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抛开背景与财富,选择努力与拼搏,才是他们的入仕情况。
这种门槛无论古代还是后世,几乎并没有生多大的改变。
因此在第二条招生条件出来之后,全场沸腾。
而且通过第二条入学的学子,不仅不需要缴纳学费,还包吃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