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今日还沐着圣眷、风头无两;而明日就可能龙颜不喜、沦为弃子。
这便是皇权下的生存法则,没有永恒的偏爱,只有无常的权衡;这亦是官场里的冰冷现实,没有不变的风光,只有瞬息的沉浮。
它像极了那些被炒到虚高的股票:行情鼎盛时,人人争相追捧、高看一眼,可若不能在高位及时套现,将账面浮盈换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那所谓的富贵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看似风光,实则空有其名。
官场的逻辑,亦是如此。
真正能攥在手里的权势,从来都不是帝王口中几句含糊的赞许,也不是旁人眼中一时的风光无限,而是实实在在刻在官阶上的等级与权限。
那才是衡量权势的唯一标尺。
而非停留在表面的、随时可能消散的恩宠。
好在陈羽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无论是才识,还是气度,都征服了满朝文武。
优秀的人,在哪一个行业都会让旁人高看两眼。
官场也是如此。
世人常说,真正优秀的人,无论身处哪个领域,总能凭借自身实力赢得旁人的尊重与高看。
官场这片讲究资历与能力的天地,更是如此。
正因如此,在陈羽用实力证明自己后,众人心中那份对他职场新人的轻视悄然消散,有人悄悄收起了此前略带敷衍的神色,有人在与同僚对视时眼中多了几分认可,还有人暗自记下了这个初入官场却不卑不亢的年轻人。
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对于刚踏入官场的陈羽而言,已然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突破。
试想,若陈羽今日在朝堂常会上的表现平平,未能惊艳众人。
那些身居四品及以上高位的官员,怎会放下身段,用温和的语气主动上前与他寒暄,混个脸熟?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仍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陈羽自身的才华与底气是根基,而朱棣的默许、李志刚等人的暗中支持,则如同烈火般,为他的淬火成钢提供了关键助力。
让他的光芒得以更顺畅地绽放。
尽管并未刻意去结交谁,但当陈羽走出午门,准备投入今日的工作、履行分内职责时,已然与不少官员有了初步的交流。
这看似简单的互动,对陈羽而言,是他官场生涯中第一次真切的人情世故体验。
而经此一役,陈羽接下来的每一个举动、每一次言行,也注定会被更多人放在心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
陈羽见一路走来,并没有看见早晨同行的李志刚和宋礼。
他还打算对李志刚感谢一二,毕竟今日获得的赏赐,若是没有李志刚在里面推波助澜,他恐怕要等好久。
等了一会之后,现只有宋礼的身影。
“陈老弟,久等了。”
陈羽拱手道:
“宋老哥,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李老哥呢?”
宋礼伸出手指了指午门,解释道:
“他呀,被陛下留下了。说是安排兴建大学的相关事情。”
“还有就是将今日常会上讨论的结果,告知天下,尽快拿出一个大学第一批入学的落榜名单。”
陈羽点了点头,李志刚既身为礼部尚书,现在又兼任大学祭酒一职,于情于理,被老朱留下来将大学相关事宜落实到位,再正常不过。
于是陈羽和宋礼二人,也不在午门外继续等着李志刚,而是各自乘坐各自的马车,前往办公地点开启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