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若有寒门被污染志向。
那岂不是大学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去培养学子。
虽然是商贾承担了教育费用,但本质上已经可以归纳为那些学子是在朝廷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
后世对于一些九八五、二一一的人才,动不动就说培养他们一个,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其实并没有夸大其词。
吃穿都是小头,教育资源才是大头。
而在古代,方方面面都是大头。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学当中,培养一个寒门出来,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这种方法类似于投资。
既然是投资,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绩优股与垃圾股。
遇到了绩优股,当然你开心我开心;但遇到那种垃圾股,可就是纯纯损失了。
陈羽不是圣人,朝廷更加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开办大学已经是给了天下寒门一个巨大的机遇,若不你行,那么就让行的人上。
因此,在这种基础上,阶段考就显得极为重要。
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出垃圾股,然后将他们剔除。
就是让大学当中的学子清楚,大学不是福利机构,而是一个残酷的学府,在其中,你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当然,这种制度只适合寒门。
会对两种招生制度下的考生,单独制定考试成绩榜!
让对的阶级,进行对的比较。
寒门被淘汰了,开除;商贾弟子垫底被淘汰了,拿钱!
若是想那个被淘汰的人,不是你,只有埋头苦学这一条路。
再无其他。
有这样一个考试‘绩效’在后面追赶,相信大学当中的学风氛围会非常的好!
陈羽的这种阶段考的绩效机制,朝中的众人总感觉有些熟悉。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与‘竞争上岗’,‘绩效奖励’,‘末尾淘汰’当中,所蕴含的理念吗?
在这十二字箴言的理念之下,藩王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并且为了朝廷正在各地,鞠躬尽瘁当中。
他们相信,在这种理念之下,大学里面的学子,估计会嗷嗷学习。
当然,众人只知道这种制度能够激人莫大的动力,并不清楚这是绩效所带来的恐怖执行力!
而在后面,陈羽也会将绩效运用到朝廷官员的制度当中。到那时,因大明俸禄过的惨兮兮的官员,会对陈羽又爱又恨!
朝廷上安静了十几秒之后,户部尚书夏原吉率先站出来,言道:
“这第三条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所增加的考试,我认为非常重要,这几乎关乎到大学这所学府,是不是能够真正成为朝廷的人才储备之地!”
“如此一来,便保证了大学当中的学风与学习氛围,相信过不了几年,大学将会成为大明最有影响力的学府,没有之一!”
夏原吉说到这,想了想,继续说道:
“陛下,开办大学以后,臣想让家中的几个混小子,也扔到大学中去读书!”
面对陈羽的第一次人前显圣,这位户部尚书夏原吉可谓是拿出了最高姿态的配合。
不仅是从语言上,充当捧哏的身份,在吹捧陈羽的过程中,充当气氛组。
现在更是拿出来实际行动,当场就说要将家中的后辈,子侄送到大学当中去进修。
夏原吉的这种实际行动配合,一方面当然是对外展示,他对于这件事情在态度上的鼎力支持。
毕竟政策没问题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好朋友,他愿意肝脑涂地。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大学这个地方。
夏原吉在陈羽的描述当中,预感将来会与国子监区别开,一个将会象征大明的最高学术学府,还有一个车则会象征大明的最高权贵学府。
对于夏原吉来说,他走到这一步,靠的是那过硬的知识,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