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89章 盛世百年压舱石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第1页)

第489章 盛世百年压舱石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第1页)

这样的目的,还是为了在讲述论点的时候,获得文臣武将的好感。

毕竟夸对方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是能够花费最小代价,获得对方好感的方式之一。

为什么放着不用?

其实日常生活中,若是养成夸人的习惯,不仅能与周围人相处的非常和谐,更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好人缘。

陈羽慷慨激昂的言论一出,勋贵武将队列,各个面露笑颜。

有的脑海中开始追忆跟随着永乐帝一起,在靖难当中浴血奋战的场面。

还有的人,是从洪武遗留下来的老将。

他们也不由陷入到在洪武之时,与元军作战的波澜壮阔。

一时间,勋贵武将心中开始热血上涌。

说实话,打天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这些勋贵武将的勇猛,但随着和平时期到来,武将的声音渐渐沉寂下去。

没办法,打天下他们是一把好手,可在这和平年代,治理国家,那就轮到文官的天下了。

这种属性,也使得文武双方千百年以来,互相不对付。

而陈羽用他那魁星的身份,说出来了这样一番对于武将功绩的肯定与夸耀,可以说直接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不少武将换上好感眼镜,重新打量着站在份奉天殿上,侃侃而谈的俊朗少年,眼中的赞赏之色,毫不掩饰。

别看这位大明永乐一朝的魁星,年纪轻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人生阅历也不多。

但说出来的话,却比那些文官讨喜多了。

而且讲述的事实,也没有添油加醋。

建文一朝倒行逆施,洪武一朝反对暴元,其中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

可若是没有他们这一帮勋贵武将,这些能够带兵打仗的善战之人,大明能是现在的样子吗?

陈羽这次在夸赞对方的同时,抛出自己的论点,不得不说效果很显着,成功的将在场的勋贵武将折服。

这种理论,可以说是辩论赛中的高级辩法了。

论点抛出来之后,无需勋贵武将接受。

因为这是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

若是这个时候有勋贵武将站出来反对,那不是打全体勋贵武将的脸,打你自己的脸。

这种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脑子不好使。

而陈羽相信,能够站在大殿之上的,脑子应该没有不好使的。

若是有,估计早早的就脑袋搬家了。

哪里还会等到这个时候来质疑自己。

……

勋贵武将那边被夸的面露喜色,文官队列呢?

一个个也是心花怒放!

他们个个都认为,陈羽目光如炬。

看待问题就是全面,懂得他们这些文官在朝中呕心沥血,帮助那些勋贵武将收拾烂摊子。

这种认同与夸赞,不是他们文官之间的互吹互捧,而是一个刚刚入仕第二天的魁星,所代表着民间的声音。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更加的真实,有感觉!

陈羽是个了不得的明白人啊!

他们这些文官世家的子弟,大抵从未细想过家族中那些掌权的先辈,是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付出多少旁人难及的心血,又啃下多少卷帙浩繁的圣贤典籍,才挣得如今这门楣与地位。

可他们自出生起,便裹在现成的富贵里。

仿佛这份尊荣本就与生俱来。

启蒙时有名师手把手教导;稍长便能凭家族势力踏入国子监这座官场捷径;到最后,长辈更是早为他们打通关节;

让他们无需经历寒窗苦读的煎熬、无需尝遍基层历练的艰辛,便能轻松在朝中谋个闲职,或是在地方占个安稳官位。

这般一路铺就的坦途,早已磨平了他们对先辈呕心沥血的敬畏,更让他们忘了这份家业背后藏着多少不易。

同样是年轻后辈,陈羽这个年轻人,却偏偏能让在场的文官们生出一种‘被读懂’的触动。

他们认为陈羽或许没有世家子弟的先天优势,却更懂这份仕途的重量,更能共情他们曾走过的艰辛。

这份通透,反倒比那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更显难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