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说完从一旁的王忠手中,拿过那些奏疏,有模有样的从头到尾快的浏览一遍。
紧接着,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皇帝的这种神情,大殿下的群臣心中几乎有数了。
这份奏疏内容,简在帝心。
陛下非常满意!
否则,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反应。
看来这位陈羽已经获得了皇帝的恩宠,将来平步青云不是难事。
可陈羽所在的部门非常特殊,平步青云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知道将来陛下是将陈羽调离内阁,还是扶持内阁?
在群臣思索的时候,朱棣再次缓缓开口说道:
“陈羽,朕很好奇,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人才以来,这种朝廷人才储备跟偏科落榜学子之间的矛盾,百年以来都没有解决的办法,你是如何到这种策略?”
“而且朕看完了奏疏之后,不知为何,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朕猜测,因奏疏篇幅有限,所以你提出的策略,并不是全部。”
“若是可以,朕希望你能在这大殿之上,当着群臣的面,将对于朝堂如何培养人才的事情,说一说你的见解与看法。”
话落,
陈羽神色凛然,心脏的跳动也加快了几分。
来了!
铺垫了这么多,轮到自己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无论是最开始的出场铺垫、还是朱棣花费心思让自己参加常会,目的都在于给自己创造一个可以打响自身的舞台。
尽管陈羽在昨日收到消息之后,做了许多准备,并且心中也早有构想。
可真到了这一刻,当着永乐一朝,几乎所有权臣聚集的地方展示自身才华,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但陈羽清楚,这是自己一定要踏过的一步。
这一场舞台,自己表演的是否出彩,将会极大的影响后来的仕途走向。
随着朱棣的话音落下,大殿内的群臣都清楚,这是陛下将舞台交给了这位年轻人了。
顿时,
众人都饶有兴致的将目光看着陈羽,想要知道这位大明魁星,还能在人才方面,提出什么见解。
这样的问题,在场的众人不傻。
明白这是陛下在考校陈羽。
不管怎么说,事情到了这一步,众人心中都清楚,只要待会陈羽表现哪怕不是那么出彩,只要不太差,说得过去。
那么此子将来的仕途,都会一片光明。
毕竟能让一位从八品官员参加常会,并表言论,足以见得陛下对于陈羽的看重。
……
陈羽迎着满朝官员的注视,先是对着朱棣行了一礼,随后转过身来,对着大殿内的四品乃至四品以上的官员,同样行了一礼。
最后转过身去,朗声道:
“陛下要臣说,那么臣只能斗胆谈论一番自己的拙见了!”
朱棣看向陈羽的神色当中满是期待,点了点头道:
“畅所欲言即可,朕都恕你无罪!”
这相当于给陈羽叠了一个甲。
但众人也没有反对,毕竟他们也清楚陈羽这才是入仕第二天。
对这样的人要求太严格,反倒落得小气。
陈羽脑海中快整理了一番言论,回忆着昨日为了今日侃侃而谈所打的草稿,然后语调不急不躁的开口说道:
“臣认为强国大计,教育为先!”
“纵观历朝历代,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史书上的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重要因素。”
………………
补更完成。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