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顿了顿,说道:
“以陈羽的才能,身居一个从八品官阶,屈才啊!”
啊?
八品屈才……
这几乎就是明着说要给陈羽升官。
李志刚有些懵的眨了眨眼,显然这个赏赐出乎他的意料。
恩科刚结束,一大批进士入仕。
大部分都是从九品,又或者是正九品。
在他们当中,从八品已经算是高位了。
无论是八品还是九品的官阶,肯定是一时的,将来肯定会凭借着才能与功绩跃迁。
但现在陈羽就面临入仕第一天的官职跃迁……
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历朝历代,还从来没有入仕第一天就晋升的先例。
李志刚沉思片刻之后,拱手恭敬的说道:
“陛下,变动官职,未免有些……不妥。”
“不妥?”朱棣闻言眯着眼睛看向李志刚,质疑道:
“赏罚分明,你告诉朕,此举有什么不妥?”
李志刚:“……”
什么情况?
他好像在陛下的话语中,感受了一股冷意。
不对,不会特么是杀意吧?!
李志刚浑身不受控制的打了一个激灵,强压下心中的紧张,开口说道:
“那个……陛下,陈羽怎么说也只是入仕第一天,分布的部门为内阁,这个位置还没有坐热呢,结果您就要对他进行官职变更,进行提拔……”
内阁目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部门,虽然隐形地位很高,充当皇帝的贴身秘书、但朝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内阁本质上是一个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部门。
无论功绩再高,最多也只能为正八品。
若想要再进一步,那么只能调离去往其他部门。
这相当于是一件潜规则。
毕竟,内阁是由朱棣明,用来弥补洪武时间被朱元璋废除的宰相。
所以为了避免内阁权力过大,只会给话语权与隐形地位,而不会给官阶。
若是想要在官阶上做太大的赏赐,很大可能要被调离内阁。
在此基础上,李志刚继续说道:
“此举不妥之处有二:一是陈羽在原本的职位上,刚刚起步,没有积攒下足够的解决问题经验,若是强行被提拔到了更高的位置,处理起事情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二来,则是陈羽有才不假,可本人过于年轻,若其升迁过快、过早,没有相应的经历,则臣担心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导致大明白白浪费了一颗好苗子。为了让这根好苗子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帮助陛下、大明遮风挡雨,臣认为还是应当让陈羽的根基夯实,徐徐图之才行!”
李志刚听见永乐帝赏赐陈羽,并没有嫉妒的心理。
而是从实际出,站在陈羽的成长的角度,给朱棣提出来建议。
朱棣听着李志刚有理有据的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暴露私交是拔苗助长。
过早的快跃迁,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的拔苗助长?!
陈兄弟之前对于政治上的才华展示,终究是在市井当中。
若是在庙堂之上,也能做到那种程度吗?
朱棣本身是一位杀伐果断的帝王,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他决定的事情,一般很难有人可以左右他的想法。
像现在这种犹犹豫豫的情况,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