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当这般才华横溢的学子遭遇落第,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是三年之后,重整旗鼓再赴科场吗?
难说!
还是那句话,自古以来,需要凭借科举考试踏入仕途的人,即便家世算得上优越,也终究属于寒门之列。
这在后世或许还好些,可在古代,寒门家庭要供出一个读书人,难如登天!
正因如此,许多考生很可能就此心灰意冷、又或者因为现世因素,彻底放弃科考之路。
这般结局,无论对朝廷而言,还是对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都无疑是一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
陈羽在脑海当中,思索了一下李至刚的想法。
认为李至刚忧虑的地方无外乎那么几点。
有的考生文章下等,但策略确实中等,有着一定的治理能力,但因偏科,导致落榜,实在可惜!
片刻的功夫,他心中就已经有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毕竟有着后世答案可以抄,灵感也是来的特别快。
陈羽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询问道:
“李老哥,你现在针对恩科后续事情的问题,就是今年来参加恩科的学子众多,里面有许多人因不同科目拖后腿,导致整体成绩不占优势,使得该考生哪怕有才华,却也只能名落孙山。”
“也就是说,你想要有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现在,包括今后都会出现的这种情况。”
李至刚闻言点了点头,真性情的他一巴掌拍桌子上,开口说道:
“陈老弟,你真是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了!”
“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与礼部上上下下,就是因学子偏科问题纠结不已。”
“你说有的部门,需要的就是策略才子,结果却因人家文章不行,就不要。这不是白白的浪费人才吗?!”
“只是针对这个问题,不要说大明永乐一朝了,哪怕是翻阅历朝历代的科举,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又或者说曾经有过解决办法,可是最终都不了了之了!”
“但永乐一朝不一样啊!经过靖难,朝中正缺人才,这个时候,还守旧不懂变通,真是一群榆木脑袋!”
“要我说,对于那些在某些科目表现突出,但因整体成绩不行的考生,应该给予适当的安排,不至于让他们彻底断绝仕途之路。”
陈羽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李至刚的确认,不由心中一阵汗颜。
原来偏科问题在古代科举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后世有的考生理科、数学成绩贼牛逼,甚至放眼全球都可以排的上号,可英语拉胯,但最终在国家的安排下,依旧有一个好的去处。
既然这样,那他陈羽可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第一次开始着手解决政务了!
陈羽思索片刻之后,正色道:
“李老哥,关于如何对待偏科考生这点上,我跟你的想法保持一致。”
“这批考生里,有不少在某一门学问上独具天赋、大放异彩,若让他们就这么走了,那可真是朝廷的损失,国家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