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255章 大人怕的不是火是没人喊万岁(第2页)

第255章 大人怕的不是火是没人喊万岁(第2页)

剩下的钱,都进了那些贪官污吏的腰包。

“这群狗官,真是丧尽天良!”沈六郎气得浑身抖。

阿阮却冷静地说道:“六郎哥,咱们不能光生气,得想个办法,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他们将这张“资金流向图”拓印了数千份,夹在《安全守则》里,免费赠送给百姓。

还在图的旁边,附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下次官老爷来说‘已检修’,你可以问他——炭在哪?”

广州,“参议局”的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崔琰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解着炉灶的改进技术。

“诸位社师,咱们要记住,这炉灶不是死物,它是咱们百姓的命根子!咱们要不断地改进它,让它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

突然,一个信使冲了进来,递给崔琰一封加急信。

崔琰看完信,脸色骤变。

“各位,出事了!”她沉声说道,“朝廷拟出台《技匠言行禁令》,禁止民间擅自布技术标准,说咱们这是‘扰乱民心’!”

“什么?!”众人一片哗然。

崔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让他们得逞!知识是咱们的武器,我们不能放弃它!”

她当即召集了十三村的社师,在讲堂外面搭起了一面巨大的“公示墙”。

每天,她都会把本地的炉灶能效数据、故障率、改进方案,都张贴在墙上,供百姓参观。

更有一些孩童,用彩色泥塑,制作了“好炉坏炉对比像”,形象生动,引来了万人围观。

崔琰还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信,信中,她饱含深情地写道:

“殿下,若知识是火,那公开就是通风口——堵住它,只会憋出更大的爆燃!”

李二陛下,正端坐在御书房中,批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火参议局”的报告。

他翻看着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报告,眉头紧锁。

突然,一张附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张稚嫩的图画,一个孩童举着一块牌子,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大字……

李二陛下端详着那张孩童涂鸦,牌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我要会算账的参议员!”再看另一份盲人摸着炉灶改进浮雕图纸,兴奋地说:“这弯道我知道怎么改!烧柴省一半!”

他放下报告,揉了揉眉心,问一旁的裴行俭:“这些人……真没见过太子?”

裴行俭头压得更低了:“回陛下,民生司从未公开召见,也无书信往来。”

李二凝视着御书房檐下被风吹得叮当作响的风铃,眼神复杂,仿佛穿透了时空。

“朕记得贞观初年,魏征还在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声音……那时候,朕也想让天下百姓都敢说话啊。”

当晚,李承乾在民生司的灯下,收到了一道盖着玉玺的密诏:准许“民火参议局”永久设立,但需“去政治化”,只谈技术,莫论朝政。

李承乾看完,嗤笑一声,提笔批复:“火本无政,何须去留?请陛下容百姓自己说话。”写完,吹干墨迹,盖上私印,交给来人。

信使走后,李承乾望着窗外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喃喃自语:“父皇啊,你终究还是怕了。”

民生司内,徐惠正研磨着朱砂,准备绘制新一版的《大唐民生舆图》。

武媚娘则在一旁低头整理着各地送来的“民火议案”,时不时抬眼看向李承乾,眼中闪烁着捉摸不定的光芒。

“殿下,”武媚娘轻声问道,“陛下此举,是何用意?”

李承乾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拿起桌案上的一个火折子,轻轻一吹,火苗瞬间燃起。

“媚娘,你说,这火,是听谁的?”

武媚娘抬起头,看着那跳跃的火苗,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民生司的平静:“殿下!不好了!周哑子在西市作坊中突急症,已经送至孙思邈医馆!”

李承乾脸色一变,顾不得其他,立刻起身向外走去:“快备车,去孙神医那里!”

徐惠也放下手中的朱砂,急忙跟了上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