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 第291章 幽灵困局(第2页)

第291章 幽灵困局(第2页)

数以百计的精壮工匠和学徒们喊着统一的号子,围绕着几门粗犷无比、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巨大炮管胚体忙碌着。

沉重的锤击声、刺耳的打磨声、工匠头目们激烈的争论声与高炉永不停歇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工业力量的重金属乐章。

这正是周朔倾注了大量心血和资源的“红夷大炮”项目。然而,进程屡屡受阻,炮膛的锻铁强度、闭气机构的可靠性、整体铸造的成功率……难题层出不穷,进展缓慢。

以至于为未来海军准备的福船巨舰都已初具规模,龙骨如山,但这些未来的海上巨兽却缺乏能匹配其威力的雷霆獠牙。

焦灼与紧迫感之下,周朔不得不暂时放下诸多繁杂政务,亲自披挂上阵,深入这烟火之地。

此刻,他脱去了锦袍,穿着一件沾满油污、火星灼出破洞的皮围裙,脸上也蹭了几道黑灰,正与几位头花白却眼神精亮如年轻人、双手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的老工匠,围着一张铺在平整石板上的复杂图纸激烈讨论,他的手指不断点着图纸上炮管结构与炮耳、药室等几个关键节点,语快而清晰。

“主公!‘幽灵’最高急报!”吴风的身影无声无息地穿过忙碌的人群,恭敬地递上一枚细长的加密铜管,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凝重。

周朔停下讨论,接过铜管,熟练地拧开机关,抽出内藏的绢书,目光快而沉稳地扫过。

当“联堡连坐”、“寸步难行”、“刺杀受阻”、“人员损伤”等字眼接连映入眼帘时,他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意外或挫败,反而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果然如此”的冷冽光芒,嘴角甚至难以察觉地向上勾起一个锐利的弧度。

“反应不慢,懂得学习,更懂得利用僵化体制那庞大而笨重的力量,来对抗个体或小团体的绝对锋锐。看来,秦陈朝堂之上,被逼到绝境时,也不全是只会夸夸其谈的酒囊饭袋。”他像是在评价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轻嗤一声,仿佛对方的全力应对早在他预料之中,随手将绢书递给身旁眉头紧锁的工匠头领:“都看看。以为躲进由人墙、律条和恐惧筑起的厚重乌龟壳里,就能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他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嘲弄。

他利落地解下脏污的皮围裙,随手扔给身后的随从,拍了拍手上的灰烬和金属碎屑。

“这里的难题,交给你们。就按方才我们议定的新合金配方、分层铸造法以及内膛自紧工艺继续试。要求很明确:下一次试射,要看到能连续承受二十次以上标准装药射而不会炸膛或严重变形的炮管胚体。”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他的目的地并非那处理日常政务的大厅,而是通向伏魔山要塞更深处、另一条有重兵把守、需要特定口令和特殊金属符牌才能依次开启的厚重铁门后的通道。

穿过最后一道厚度惊人、需要机关驱动的铁门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与外面铸造工坊的沉重、火热、喧嚣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这是一个利用巨大天然溶洞改造而成的广阔试验场,穹顶高耸,甚至有些地方看不到顶,只有人工设置的照明光源。场内的气氛显得更为“精密”、“洁净”,甚至带有一丝这个时代本不该有的“奇幻”色彩。巨大的、经过防火处理的棚架下,铺设着厚厚的毡布。

最引人注目、几乎占据视野核心的,是棚架中央那个庞然大物——一个由无数块特制的高强度、高韧性丝绸和浸过特殊油脂的薄羊皮,经过女工们精密无比的手工缝合而成的巨大**球囊**。

它尚未充气,软塌地堆叠在特制的平台上,但其展开后的惊人体积已经足以让人想象其升空后的壮观景象。

球囊下方,通过精心设计的承力索具,连接着一个用多种藤条混合编织、再经过特殊药水浸泡和烘烤定型的**吊篮**,篮体结构显然经过周朔指点的力学优化,异常坚固且重量相对轻盈。

吊篮中,安置着一台结构复杂、主要由铜和黄铜打造的**燃烧器**,其造型与当下任何炉具都迥然不同,喷嘴的设计、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室结构,显然都是为了能够高效、猛烈且相对可控地向上喷射火焰而设计。

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手动操作的增压鼓风设备,用于初始助燃和调节火力。

这便是周朔,在数个月前,甚至更早,当“幽灵”计划尚在襁褓之中时,就已预见到地面渗透和刺杀行动可能面临极端困难甚至全面封锁后,未雨绸缪,甚至不惜暂时放缓部分火炮研进度,集中麾下最优异的工匠和资源全力攻坚的终极奇兵、战略破局点——**热气球**!

“主公!”负责此项目的工匠头目——一位原本擅长制作大型纸鸢的巧匠,如今被赋予了越时代的使命——快步迎上,脸上混合着技术突破带来的兴奋与项目巨大难度带来的压力,

“三号试验球囊已完成最后的气密检查!燃烧器按照您上次指点的图纸,改进了喷口结构和燃料混合室,目前测试火力输出比二号样机稳定了五成不止,喷涌的力道也更足更集中!

只是……载重方面,若要达到您要求的至少两人和总计三百斤的标准配重,以目前的燃料效能和球囊体积,持续飞行时间还远远不足。

另外,高空不同风向下的抗风性、精确的升降操控也还是大问题,只能大致控制高度,很难精准控制水平移动的方向和落点……”

周朔走到那巨大的球囊旁,伸手仔细抚摸着布料拼接的接缝处,检验其针脚的密度、均匀度和材料的韧性。他的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实物,看到的不是布料和藤篮,而是未来战场上空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无视任何地面防御的侦察、越所有远程武器的投掷高度、对敌军士气和指挥系统的毁灭性打击,以及……对特定高价值目标的终极斩。

“无妨。所有新技术都会遇到瓶颈。纸上谈兵终觉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现并解决问题的唯一标准。”

他打断工匠带着歉意的汇报,语气冷静而不容置疑,“立刻进行**系留升空测试**!挂载模拟两人重量的标准配重沙袋,测试当前配置下的最大升限!记录不同火力档位下的稳定悬停高度、燃料消耗率!

模拟不同风下的球囊摆动幅度和索具受力情况!气囊受热后的膨胀系数、冷却后的收缩情况……所有数据,我要最详细的!每一个微小的异常都不能放过!”

他抬起头,目光似乎已然穿透了数百米厚的山岩,跨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秦陈两国那些自以为躲在铜墙铁壁之后、高枕无忧的王公贵族头上。

那些深宅大院、高耸的城墙、密密麻麻的巡逻队、无处不在的民间眼线、以及那看似无解的“联堡连坐”……这一切在地面上构成的“绝对防御”,从他此刻所站的、即将征服的“天空”视角看去,显得如此可笑、脆弱和不堪一击。

“乌龟壳?人海战术?”周朔低声重复了一遍,脸上的冷冽最终化为一种近乎绝对的、掌控一切的自信笑容,

“本天师倒要看看,当死亡不再是来自前方或背后,甚至不是来自地下,而是**无视一切,直接从你们最意想不到的、毫无防备的头顶苍穹降临**时,你们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龟壳,能顶得住几时?你们那基于地面人际关系的联堡连坐,又能防得住哪一片天空?”

他猛地转身,声音如同淬火后出鞘的利剑,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力,响彻整个试验场:

“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保障此项目!攻克最后的技术难关!我的最终要求是:能在**夜间**隐蔽升空、稳定搭载至少**两名**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以及**三百斤**的有效载荷,具备**稳定飞行过三十里**的续航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调节高度初步利用不同气流层、实现一定程度可控方向滑翔的热气球平台!时间,至关重要!越快越好!”

“遵命!定不负主公重托!”所有参与项目的工匠、学徒、研究人员齐声应喝,被主公话语中展现的宏伟蓝图、坚定意志以及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激得热血沸腾,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并未完全理解这将如何改变战争,但他们深信主公的智慧。

伏魔山深处,两个区域的火焰交相辉映:一边是大地之上轰鸣的锻造之火,孕育着未来粉碎坚城巨舰的雷霆;另一边是渴望征服苍穹的升腾之火,正在紧张地编织着无视一切地面防御的、来自天空的死亡之网。

秦陈两朝耗费巨力拉下的、基于人力和制度的“铁幕”,在周朔越时代的“天工”智慧面前,正迅显得苍白而可笑。

战争的规则,即将被这即将升空的巨球彻底颠覆。

来自头顶的、无声的审判,已然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

周朔最后看了一眼那巨大的球囊,对吴风吩咐道:“传令‘幽灵’小队,分批秘密撤回伏魔山。他们需要接受全新的训练——如何在空中保持冷静,如何从摇晃的吊篮中精准投掷,以及,如何适应成为第一批‘天兵’。”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