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五帝门已在战后现身天武城,意图接管城池。”法海缓缓道,“我想,此事非同小可,方丈应有所耳闻。”
方丈面容转肃:“确有此事。消息传来后,我即刻派人查探,可惜线索全无,仿佛凭空生。”
法海低声道:“不瞒您说,贫僧曾亲临战场,知晓其中隐情。恳请方丈告知详情,或可共寻真相。”
方丈凝视他良久,终是点头:“既然施主知情,那我也无需隐瞒。那一日,五帝门共出动九人,每人率三千精锐,总计四十八高手。攻城之时,现城中竟无将领驻守,顿时士气大振,蜂拥而入。”
法海低声问道:他们可曾察觉我们的踪迹?
方丈答道:自然知晓。少林弟子曾亲口讲述,昔日五帝门一位长老现身天武城,与城中高手对决。那人武功登峰造极,气势如渊,贫僧自问亦非其敌手。他离去前立下石碑,上刻“天武城守军十八名,其余尽数歼灭”,其中便包括我少林门人。
言罢,方丈从袖中取出一块陈旧木牌,递向法海:此物便是那石碑所留凭证。
法海接过细看,木纹之上清晰镌刻着“天武城守军十八名”八字,下方还压着一枚漆黑指印,粗如拇指,透出森然之气。
“天武城守军十八名?”法海低声重复,心头一凛。
此次五帝门倾尽全力,出动九千精锐,野心昭然若揭。
不难理解,一旦掌控天武城,五帝门必将势力暴涨,届时横扫四方,无人能挡。
方丈再问:施主可是天武城中之人?
算是吧。法海轻叹一声。
你可知那一战,死了多少性命?方丈语气微沉。
不知。法海摇头,只知那是一场血洗全城的杀戮。
血洗全城?方丈神情微动,似有震动。
正是。法海沉声道:领头之人是五帝门长老陈qing。他率九千弟子突袭而至,城中守卫尽数覆没,余者皆为寻常百姓,毫无抵抗之力。
方丈面色骤变:竟强至此?五帝门何时拥有如此威势,实在难以置信。
法海冷声道:不必惊讶,因背后另有强者撑腰。此人名为李玄机,乃五帝门第二号人物,已达武尊之境。他在天武城中地位仅低于城主,实力深不可测。此番行动,必是受其推动。
方丈默然片刻:如此看来,五帝门志在必得,局势危矣。
法海冷笑:天武城墙高垒厚,却难守易破。只要他们不敢攻城,尚可周旋;若敢来犯,贫僧也未必惧他。
方丈点头:有施主此言,贫僧安心。只是我少林亦有众多弟子身处险地,望施主能出手相助。
法海颔微笑:分内之事,何须多言。
二人又议片刻,各自回房安歇。
此时,一名身着青衣的男子踱步进入院中,凝望远处桂花树影,忽而开口:大师兄,你说这方丈,可信否?
白衣男子负手而立,淡然一笑:若他不可信,这世间还有谁可托付?
青衣人皱眉:可他终究是寺中掌权之人,若有二心,我们岂不陷入绝境?
白衣人笑意盈盈,语气笃定:他不会动手的,还需倚重我们,怎敢贸然行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听说,他修习过一种诡异法门。
“什么法门?”青衣人眉头一皱,声音微扬。
白衣人缓缓道:能拘人魂魄,操控心神,令其沦为行尸走肉,甘愿赴死。
青衣人浑身一震,脱口而出:大师兄,此术邪性极重,绝不可沾染!
白衣人淡笑不语:我心里有数。
话音未落,两道身影如烟散去,庭院重归寂静。
片刻后,一名黑袍女子悄然现身,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悄然退走。
翌日黎明,晨光微露,天际渐白。
天武城外山谷静谧如常。
忽然,一声巨响撕裂长空。
伴随轰然之声,一条赤红巨影自远方腾起,盘旋一圈,直入云层。
“是红蛇!是红蟒!他们到了!”
“逃命啊,红蟒可是踏入武圣之境的存在!”
“躲起来,快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