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合,早在顾长德当政之时,便就满朝皆知。
颜之安不止一次的劝顾长德削弱赵牧的兵权。
赵牧好几次请求顾长德诛杀背后嚼舌根的颜之安。
两人算是老冤家了。
“陛下,赵牧拥兵自重,又不尊朝廷礼制,当削其藩王之位。”
闻言,蔡伦眼皮抖了抖,以前颜之安每次弹劾赵牧,赵牧都会升官。
这次恐怕。。。。。。。。。
顾邺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一旁的魏公公。
魏公公当即会意,上前几步,拿出圣旨,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王十年如一日,让北原蛮族不得南下,守疆有功。”
“后又配合朝廷大军,全歼戎族精锐,收复遗失疆土,劳苦功高,特封为一字并肩王,赏赐免死铁卷一张,长安府邸一座,金银珠宝十箱,锦缎百匹。”
许多老臣此刻心中想法和蔡伦一模一样。
当真是撞了邪,只要颜之安一弹劾赵牧,赵牧必然升官。
不过听到赵牧被封为一字并肩王,许多大臣还是心中一紧,都在蠢蠢欲动,准备站出来反对。
扑通。
颜之安跪倒在地。
“陛下糊涂呀,赵牧天生反骨,如此做,只会助长其野心。”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还好说,唯独这一字并肩王,那可是号称与天子并肩的爵位。
再往上,已经封无可封了。
纵观古今,能得此殊荣者,那个不是大忠大义之人。
赵牧反贼一个,即使功高盖主,也没资格被封为‘一字并肩王’。
吏部尚书杨从甲站出来。
“陛下,镇北王与我北玄有功确实不错,不过这‘一字并肩’实在有所不妥。”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见到颜之安和杨从甲打头阵,许多觉得此事不妥的官员纷纷站出来,齐声附和。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顾邺并不意外会有如此众多的反对声音,毕竟赵牧名声确实不怎么好。
年轻之时,就已经给人一种嚣张跋扈,目无王权感觉。
如今依旧如此,丝毫不知收敛,百官不信任他也不足为奇。
若是赵牧交出兵权,再封这个‘一字并肩王’,想来便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了。
他没有开口,只是冷漠的看着诸位大臣一个一个站出来反对。
直到没有人站出来后,他方才开口。
“可还有反对之人?”
“免得待回朕还要在浪费一次口舌。”
鸦雀无声,针落可闻,俨然已经无人反对。
他的目光落到又在闭目养神的辅蔡伦身上。
“蔡大人,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蔡伦急忙躬身道:
“启禀陛下,微臣无话可说,一切听从陛下旨意。”
颜之安看向蔡伦,横眉冷对,当即问候蔡伦,心中丝毫不藏憋屈。
“蔡伦,你妄为辅,没有半点骨气。”
“将来若是赵牧起兵,必然有你一份责任。”
蔡伦转过身,半睁的眼睛缓缓睁开,露出一抹锐气。
“颜大人,别的我且不说,陈姝夺权,长安之乱时,你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