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李世民也明白了陈衍的意思,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他忍不住惊叹道:“这是完全利用了太子的身份,等同于未来的大唐皇帝亲自背书,民间的柜坊,地方的钱庄可能倒闭,但大家绝对相信太子不会欠钱不还。”
“没错!”袁天罡又道:“只要保持好百姓这份信任,钱庄就是天下最大的聚宝盆,已经不是暴利可以形容的了。”
李世民转头看着陈衍道:“朕越觉得,当初将渭南县交给你是正确的了,不管是先前你所说的那些政策,亦或是现在的钱庄,都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先行试点。”
“朕回头与克明他们商议一番,届时,看看能否先在渭南县开一家钱庄。”
说完,他顿了一下,“当然,朕亦不让你吃亏,钱庄最初的投入全部由朕来出,承乾背书,若成,朕每年给你一部分钱庄的利润,如何?”
“好的,多谢陛下。”陈衍自无不可,愉快地答应下来。
他之所以将话题扯到这个上面,是因为这本来就跟他之后的计划息息相关。
要不然,他当初怎么会说带那几个富商见太子?
实际上,在大唐开钱庄,也就是后世的银行,有太多太多好处了,绝不止赚钱这一条,所以不能再拖了,相关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
李承乾见他们三言两语间就将事情决定了下来,心里有些郁闷。
合着用我的名义背书,都不用经过我的同意吗?
你们多少有点不把我当人了嗷。
更何况,钱庄放在他名下,听起来是好,但其中亦存在不少的风险。
万一出了点什么差错,或者导致百姓失去信任,那么这个责任就落在了他头上。
他这个太子自然就干到头了。
这也是为什么不用皇帝背书的原因。
钱庄干得好,对太子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干得不好,那么太子自然就是用来背锅的。
不过,事已至此,李承乾也没什么好说的。
反正,他相信陈衍!
接着,李世民缓缓起身,“朕知道你还有很多东西没说完,但今天就到这里吧,很多事,朕回去要好好想想,琢磨琢磨才行。”
“你们该干嘛就干嘛,朕先走了。”
啊?
这就走了?
陈衍傻眼了。
自己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说呢。
众人起身相送的时候,陈衍连忙追了上去。
“陛下,别走,先别走。”
“你还有事?”李世民诧异地回过头。
“呃。。。。。。。嘿嘿。”
“。。。。。。。行吧,边走边说。”李世民点了点头,率先下楼。
陈衍和李承乾跟了上去,背后是无舌与李君羡。
从酒楼出来,陈衍直言道:“陛下,能否将太子借我用一个中午,我物色了几个渭南县的富商,他们对我接下来的安排有所帮助。”
“同时,开钱庄,前期也需要一些富商支持,给大家做出表率,所以,我想带承乾去拉拢拉拢他们,提前铺路。”
啥踏马玩意儿?
李承乾人都傻了,不可置信地看着身边的好兄弟。
怎么都不敢相信陈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