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山谷的另一侧,曹丕率领着一万多名精锐之师,终于抵达了司马懿预先设定的埋伏地点。
刚一踏入这片险要之地,曹丕便迅挥手,一声令下。
“停!”
刹那间,万余魏军如潮水般戛然而止,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曹丕抬眼望去,只见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仅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径蜿蜒穿过。
不久之后,吴军将携带着粮草辎重,从这条小径上缓缓走来。
而他们,则要巧妙地潜伏在这两旁的山峦之中,待吴军悉数进入伏击圈后,便如猛虎下山,一举夺取那至关重要的粮草。
曹丕心中暗自点头,严格按照司马懿的部署行事,对着麾下的魏兵吩咐道。
“待会儿吴军将从这条路上经过,我们便潜伏在山的两侧。待他们的运粮车队到来时,用火箭猛烈射击粮草,只许放箭,切勿近身搏斗。”
士兵们闻言,齐声高呼。
“遵命!”
声音震彻山谷,回荡不绝。
曹丕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细致地布置任务。
“你们随我埋伏在左侧的山上,你们则潜伏在右侧的山上。至于其余的人……”
说到这里,曹丕突然意识到,还有一部分人可能用不上。虽然山势庞大,但能藏人的地方毕竟有限,无需全员出动。那么,剩余的人该何去何从呢?
按照原计划,他们本应在吴军完全进入两山之间后,绕至其后,封锁退路,以防吴军在遭受攻击后能迅逃离。
然而,由于曹植之前的醉酒误事,导致他们现在才匆匆赶到。略一估算时间,恐怕已来不及绕后封锁了。
这不禁让曹丕感到有些苦恼。他迅思索着,若是自己的父亲曹操或是司马懿在此,他们会如何应对?又会如何利用这些多余的兵力呢?
片刻之后,曹丕忽然灵光一闪。既然吴国是向蜀国运送粮草,那必然已与蜀国事先沟通好了。
既然如此,蜀国又怎会坐视不管,定会派兵前来接应。而他们,也必将从这条路上进入,去接应吴军。
曹丕心中暗喜,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蜀军一来,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于是,他对那些无所事事的士兵吩咐道。
“你们就地散开,立刻在附近寻找藏身之处。待蜀军进入两山之后,你们便迅封锁山谷口,切断他们的退路,不许放走任何一人。”
接到命令后,这些士兵齐声高呼。
“遵命!”
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
曹丕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对着剩余的人喊道。
“其余的人随我进入山谷两侧,迅埋伏起来。趁吴军还未到来之前,赶紧藏好!”
“是!殿下!”
众人齐声应和,随后曹丕领着大部分人进入了峡谷之中。他们迅爬到两侧的山上,找好藏身之处,将火箭准备妥当。
只待吴军一来,便对准粮草释放火箭,将其付之一炬。
即便他们无法夺取粮草,也绝不能让吴军和蜀军得逞。
而被留下来堵在山口的那一部分人,在临时指挥官的指挥下,纷纷开始寻找藏身之处。
他们有的藏在石头后面,有的藏在树上,藏得五花八门,仿佛只有别人想不到的,没有他们藏不了的。
而在山的另一侧,吴军已经抵达了山口处,但却停在原地没有前进。孙坚和孙权骑着马,陆逊则骑着蜘蛛,几人皆猜到了里面可能有埋伏,不敢贸然前进。
但绕道显然已不可能,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只能从这里走,但一想到里面可能有埋伏,还是充满了危险。几人皆拿不定主意。
陆逊盘腿坐在蜘蛛背上,一只手撑着脸,懒散地打了一个哈欠,一副无聊至极的样子。
他的黑眼圈很重,眼神中透露出颓废与抑郁,紧紧盯着山口,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
陆逊的思绪如狂风般在脑海中肆意翻卷,他深知此次运粮任务重如千钧,容不得丝毫差池。
然而,眼前这幽深莫测的山谷,宛如一头蛰伏的猛兽,透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仿佛随时会将他们吞噬殆尽。
“陛下,依臣之见,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陆逊那低沉而虚弱的声音,犹如寒夜中的一缕冷风,终于打破了死寂般的沉默。这声音虽透着几分慵懒,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们不妨先派遣一小队精锐前去探路。若真有埋伏,他们便能及时返回报信,我们再另作打算;若是没有埋伏,我们便可安心前行。”
孙坚微微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
“也罢,谨慎行事总是没错的,就依你所言。”
言罢,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一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