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 第191章 法无禁止皆可为(第4页)

第191章 法无禁止皆可为(第4页)

连这些都不知道,谈何治理?

虽说这些数据,郡城公廨的户曹也有,可说实话,水分太大。

隐田、黑户……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东西。

关键户曹里的数据,还是大顺元年,裴枢在任时清查整理的,距今已有整整十五年。

十五年,足够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长成少年少女了。

刘靖正是借着提拔官员,整治胥吏的机会,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摸底普查。

随后,便是废除三色杂税,鼓励百姓开垦荒田。

凡新开垦的荒田,三年免税,三至五年期间,赋税减半,五年之后再正常收取。

新开垦的荒地贫瘠,不是说你随便开垦一亩地,就能立即种稻米麦子,而是需要先种一两年的大豆来养地。

等到土地肥力提升,才能种粮食。

在这期间,荒地产出有限,产量能比投入的种子翻一倍,就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三年免税并非刘靖一拍脑门就决定的,而是咨询了农夫,与胡三公商议后的结果。

待到来年开春,时机成熟,就可顺势推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这一整套组合拳下来,两年之后,歙州的粮食产量,较之前最起码能提升三成,能够勉强做到自给自足的同时,每年还能囤积一批的粮食。

但这也已经是歙州的极限了。

没办法,歙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举目四周哪哪都是山。

所以,还得从外面弄粮食。

买粮食,自然要钱,江西、两浙乃至杨吴的商人,既然冒着风险卖粮,价格绝对不会便宜。

毕竟,利润不高,他们也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笔买卖。

另外军械以及军士俸禄赏赐,处处都要钱。

也就是说,赚钱也不能落下。

蜂窝煤这个已经被验证过的暴利买卖,自然要重新拾起来。

不过单靠一个蜂窝煤还远远不够。

对此,刘靖早就有想法了。

事实上去岁刚穿越,在崔家当马夫时,他闲着没事就盘算过哪些生意是这个时代没有,且足够暴利的。

可惜,碍于他当时一没人脉,二没实力,最终只能选择蜂窝煤这种相对低调的生意。

那什么声音足够暴利,且旁人不易窃取仿制呢?

当然是提纯盐、糖了。

这年头的盐,九成九都是粗盐。

这种粗盐不是后世那种大颗粒的粗盐,而是提纯角度上的粗盐,只是经过极其简单的提纯,其中绝大多数杂质都没有剔除,吃在嘴里十分苦涩且有一股怪味儿。

贵族和富人用的青盐,也并非是提纯技术有多少,单纯是产地原因,导致盐中的杂质少而已。

比如蜀中富义县产的井盐,以及夏州的矿盐。

这两地所产的盐,因杂质少,所以被贵族和富人们所喜爱。

当然了,价格自然也是极高,并且产量也少。

尤其是如今乱世,夏州被党项人把持,早已与中原断了联系,更别提南方了。

而蜀中王建为抬高青盐价格,严格控制产量,奇货可居,导致中原、南方等地的青盐,几乎价比黄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