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不知道你如何看这件事?”
林如海对这次张阁老提出的改稻为桑属实是吃不透其中的利弊。
史信脸也是沉了沉。
“林姑父。你也知道,我们史家在江南浸润了百年。
这江南之事,我还是有些知道的”
林如海忙给史信倒上了一杯茶。
“国公请说。”
“这件事情上倒是要看姑父如何想了。”
“哦?”
史信彻底的激起了林如海的念头。
本来不过是史信来了他家,林如海和史信透透风,希望接下来朝中要有动作,史信能够和他守望相助。
可不成想,这个他还没有参透的事情,史信却有见解。
“姑父一说这事,我便知道这事是从哪里出的。
那江苏布政使黄元路,今年布政浙江。
这黄元路此人姑父应当熟悉吧?毕竟您在扬州这么许多年。
我去岁在扬州巡盐时,这位布政使曾经和漕运总督胡大夏一起拦过我。
我便叫人查了此人。此人乃是张阁老门生。他的儿媳妇便是张阁老二子的嫡女。
此次浙江改稻为桑必是此人筹谋的。
若是姑父有心,我便让我的人在江南查询,怕是这个黄大人现在手中便有许多的绸缎坊。”
林如海摇头。
“国公不必去查。
那黄元路是张阁老的人这事,我心中有数。至于织造上的事,也是明了。黄元路和体仁院的甄大人过往甚秘。
这并不为奇。我只是想着改稻为桑涉及国本,那粮食如何,税收如何才是正题。”
林如海在江南十几年,这些事还是知道的。
史信却是呵呵的冷笑:
“姑父怕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