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以身作则的吃了一盅酒,笑着道:
“酒令大如军令,今日也不论主子奴才了。都惟我酒令为尊。要是违了我的令啊!那可莫怪我便是要受罚的了。”
大家听了都笑着答应:
“那必是如此了,便把规矩说来听听。”
鸳鸯这边还没有开口。刘姥姥见事不好,便下了席,这一把年纪出出丑,扮个丑角,换些东西倒是可以的,姥姥也不在乎这脸面了。
可这马上要喝酒,刘姥姥深知自己是被他们拿来取笑的。这下还不知道被他们灌下多少酒呢。
她也一把年纪了,那可不是玩的。便摆手说道:
“别这样捉弄人家,我还是回家去吧!”
大家都笑道:
“那可是使不得。”
鸳鸯喝令小丫头子们道:
“拉上席来!”
满屋子里每一个怜惜姥姥年迈的。
现在有一种风气,说刘姥姥为什么不生气。又拿自己做比,说有钱亲戚拿自己取笑,回头给多少多少钱。还带着游玩。
可谁又知道,王熙凤给刘姥姥喝的那一套酒。
刘姥姥可是七十多了。是要出人命的啊!
后来善待刘姥姥也是因为巧姐病重,刘姥姥说了方法送花神,王熙凤为巧姐积福。不要弄错了前后顺序。王熙凤从来不是好人。
鸳鸯在上边接着说道:
“不如今天我们行个骨牌副儿吧?
这副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结束。
比如我说一副,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然后说第二张,再然后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
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着上一句,都要压韵。错了的罚。可好啊?”
大家纷纷说好。
鸳鸯便先从贾母说起。
“这有了一副了。
左边是张天。”
贾母便回道:“头上有青天。”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读陆,还得是南京方言。电视剧里念得是六。那就不押韵了。小时看电视时,就觉着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贾母回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说实话这天底下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接着众人皆一一的对了。只到了林黛玉,林黛玉又是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又是纱窗没有红娘报。
连史信这个都听出来这是西厢记了。史信笑着道:
“林妹妹,这酒令行的。这都窜哪去了?窜戏文上去了。”
林黛玉听了一愣,回想自己的话。猛然醒悟过来。
自己居然把“西厢记”里的话给念了出来。
得亏史大哥以为是戏文。要是大家知道这是禁书上的诗。可怎么办?
心一下子便狂跳起来。
“叮!林黛玉受到一级伤害,奖励宿主忠顺管家一名。”
终于还是到了刘姥姥。等刘姥姥说完俏皮话。
那王熙凤却是让人拿上来一摞大小不一的十个碗来。
这要是喝了,刘姥姥可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