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丕曾公开称何晏为“假子”。
有人说是曹丕嫉妒何晏才华,这明显是不准确的。
何晏虽有才华,文可能比得上曹植?武可能比得上曹真?
曹丕可有太多人要嫉妒了,压根轮不到何晏。
当然,这可能也与何晏性格乖张,常以曹操养子的身份压人有关。
也许正是因为何晏的遭遇,秦朗从小便谨小慎微,低调做人。
但还有一些风言风语。
比如:“他就是秦朗呀,他爹还活着呢,他妈就被曹操纳为妾室了。”
“秦朗?哦,你说他呀,他是大汉绿帽王秦宜禄的儿子。”
“夫人,看好咱家闺女,离秦朗远点,这玩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随根儿!”
诸如此类,应当不在少数。
秦朗生母杜氏颇为受宠,这几年接连为曹操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要说从前,秦朗还有母亲吹着枕边风,确实过了一段安逸日子。
曹操还曾在席间自夸:“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事实上,这一句假子,便已经说明问题了。
总之,自从秦朗多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仅剩的母爱便一分为四。
自此,没了生母关注的秦朗,在曹营之中,更是小心翼翼,刻意逢迎,逆来顺受。
此次夏侯惇领大军迎战关羽,秦朗多番讨好夏侯充,得了一个都伯的小官,管五十名士卒。
这是秦朗的机会,是他逃脱那个金碧辉煌,光鲜亮丽,却阴森森没有一丝温度的魏王府的唯一机会。
秦朗:“朋友,离异再婚家庭孩子的痛苦,谁懂啊!”
骑队疾驰五六里,途径丁奉等人伏击曹军斥侯的树林旁。
秦朗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止步!”
十骑闻令勒马停住。
有骑卒问曰:“秦都伯,何故叫停?”
秦朗不动声色将马鞭挂回腰间,缓缓抽出佩刀,手指土路上的血迹,沉声道:
“尔等莫非是瞎了!看不见此处有血迹吗?警戒四周!”
众人闻言,顾不上怨恨,急掣兵刃警惕。
秦朗暗中打量丁奉三人,从那老卒与面瘫脸上看不出破绽,却在那高瘦青年脸上瞧出一丝不自然。
心中大定,秦朗环顾四周,忽对众人言道:
“给他三人松绑,与刀兵相持,谨防埋伏!”
话音刚落,队中什长抱拳道:“都伯大人,此三人身份不明,安能与之兵刃?”
丁奉三人见状,皆面面相觑,不知秦朗何意。
“此地距淯水营地止五六里,血迹何来?
我料敌军斥侯探马必在左近!我等只有十骑,倘若遇敌,安能相抗!”
言罢,不等那什长狐疑,转头问丁奉道:
“汝三人曾言路遇伏兵,可在此处?”
丁奉答道:“就在这林外。”
秦朗听罢,回头便斥责那什长,言道:
“这满地血迹已然表明,此三人乃我军中袍泽!
勿复多言!
松绑,分与刀兵,某自有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