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摄制组获得了纽伦堡俱乐部的官方许可,得以进入这支风暴眼中的球队内部,进行更深度的拍摄。
苏晴和小李的第一站,是那间通常不对外人开放的、充满了汗水与故事的装备室。
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皮革、草屑和消毒水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房间不算大,两侧靠墙是顶到天花板的金属货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训练服、比赛袜和崭新的足球。
一个头花白、身形瘦削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用软布擦拭着一双钉鞋。他就是汉斯,在这里工作了过三十年的老装备管理员,见证了俱乐部的数次沉浮。
“早上好,汉斯先生。”
苏晴将话筒递了过去:“汉斯先生,您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一定见证了球队很多变化。能和我们聊聊,林远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什么不同吗?”
“不同?”汉斯闻言,自嘲地笑了起来。他放下手中的球鞋,指了指空荡荡的另一侧货架。
“看到那里了吗?一年前,球队刚降级那会儿,更衣室里连空气都是苦的。球员们垂头丧气,球迷也看不到希望。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那些沾满了泥土和失败味道的球衣收回来,洗干净,再叠好。那时候,赞助商送来的新球衣,一个赛季都用不完。”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如同孩子般炫耀的神情。他带着摄制组走到装备室的另一头,拉开一扇储藏室的门。
“轰”地一声,一个由纸箱堆成的、足有两人高的小山,出现在了镜头前。每一个纸箱上,都印着那个醒目的数字:39。
“现在,”汉斯自豪地拍了拍离他最近的那个纸箱,“我每天最头疼的事,就是这该死的39号球衣永远不够!中国的,日本的,美国的,全世界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过来。”
他看着苏晴,眼神里是一种自内心的感慨。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压低声音,示意摄像机关掉录音,“他刚来的时候,还是替补,没什么名气。但他每次训练结束,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更衣室的。你知道他干什么吗?”
“他会主动帮我,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装备和水瓶,一个个捡起来,放到该放的地方。我在这里三十年,见过无数天才,他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他尊重这里的每一个人。”
……
离开装备室,苏晴一行人来到了青训学院的训练场。
一群金碧眼的少年正在场上挥汗如雨,他们是纽伦堡的u17青年队。场边,一个身材高挑的少年接受了苏晴的采访,他叫卢卡斯,青年队的队长。
“一年前,我们很多人都想走。”卢卡斯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稚气,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球队降级了,看不到希望。好几个被大俱乐部看上的天才,都提交了转会申请。”
“但林来了,一切都变了。”
“我们不再只是在网上看他的集锦,模仿他那些神仙球。我们开始学他。”卢卡斯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独自加练带球的队友,“我们青年队现在流传着一个问题,叫‘林远凌晨五点之问’。”
“什么?”苏晴好奇地追问。
“‘你见过纽伦堡凌晨五点的街道吗?’”卢卡斯一脸严肃地复述着那句已经成为传说的“心灵鸡汤”,“现在,所有人都在比着加练,谁要是训练偷懒,就会被其他人嘲笑‘没见过凌晨五点的街道’。”
他指着另一个在角旗区附近苦练弧线球的队友,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他叫马克斯。为了模仿林的圆月弯刀,他现在每天至少要练一百次弧线球,已经有模有样了。”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壮硕、剃着光头的队友掀起球衣擦汗,露出了他整个背部。苏晴和小李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幅巨大的、占据了整个背部的纹身。一个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的东方武将,正骑在一匹神骏的赤兔马上,图案栩栩如生。
“那是……?”苏晴惊讶地问道。
“哦,那是凯文,我们这儿的‘东方战神狂热者’!”卢卡斯笑着解释道。
那个叫凯文的光头少年看到镜头,立刻兴奋地跑了过来,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纹身一边纹着的“过五关斩六将”。“酷吧?这是‘过五个门斩六个骑士’!我的偶像林,在德国杯上就是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