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圣僧,已至宝山,前来取经。”
如来佛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随后召集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令他们两行排列整齐,接着传下金旨,宣唐僧进见。
八大菩萨中的观音和地藏并未到场。
地藏因常驻地府,没来倒也情有可原,但观音的缺席,让如来不禁微微皱眉。
“观音大士为何没有前来?”
文殊和普贤在下方摇了摇头,上前一步说道:
“禀报我佛弟子前往普陀山寻观音大士却已人去楼空,如今却不知观音大士在何处。”
如来听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如今的四大金刚,皆是重新挑选出来的。
他们的修为是硬生生被推到大罗金仙之境,与之前的四大金刚相比,实力不知弱了多少倍。
而且,灵山的众多仙佛,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伤惨重,几乎被大换血。
至于其他佛祖,除了孔雀大明王,竟无一人到场。
唐僧牵着马,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上大雄宝殿。
唐僧对着如来拜了一拜,随后面上恭敬地递出通关文牒。
而猪八戒、沙僧、孙悟空和白墨,却丝毫没有下跪行礼的打算,他们神色坦然地站在原地。
如来见状,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取经一事的关键人物便是唐僧。
而一旁的孔雀大明王却死死的盯着孙悟空和白墨。
如来接过通关文牒,随意翻看了几页,随后又归还给唐僧。
唐僧再次上前行礼,启道: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历经千辛万苦,遥诣宝山,拜求真经,只为普济众生。”
“还望我佛祖慈悲垂恩,早日赐下真经,让弟子能顺利回国。”
如来脸色瞬间一冷,心中暗道:
好一个大唐来的玄奘!
金蝉子,你转世轮回了几遭,竟连自己的师门都不认了,如此忘恩负义、背师叛祖,看来还得敲打你一番才行。
紧接着,如来佛祖张口施展梵音神通,一边严厉责骂,一边将虚假的记忆强行植入唐僧脑海。
“陈玄奘,你那东土所在乃是南赡部洲。”
“只因这片土地天高地厚,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致使你大唐百姓大多贪婪嗜杀,荒淫无度且谎话连篇,欺诈成性。”
“他们既不尊崇佛教,也不亲近善缘,又无视日月星辰,更不重视五谷农事。”
“你大唐百姓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不仁,昧心为已行事,大斗小秤坑人,肆意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罪孽,恶事做尽,已然罪大恶极,终致地狱之灾。”
“那些死后的大唐百姓,将永远堕入幽冥,世世代代劳累受苦,只能投胎为猪牛羊等牲畜,以自身偿还罪孽,用血肉供人食用。”
“其余百姓更是永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生,只能终日在痛苦中煎熬。”
“你那大唐虽有孔氏留下的仁义礼智之教,帝王更替,设有绞斩罪犯的刑罚,但行事做法愚昧无知,不得要领。”
“我今日手中有三藏真经,可助人脱苦海,解除灾祸。”
“这三藏真经,其中《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此真经乃真正的修真之途,正善之门也。”
“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等,无所不载。”
“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我本欲将真经全部赐予你带走。”
“然而,你那大唐之人,愚昧无知且冥顽不灵,时常毁谤真言,根本不识我沙门之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