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驾和驾崩意思相近。作者写国号为靖宴,到底是什么意思?好难猜呀。)
唐僧又问道:“今日贫僧打算去拜见陛下倒换关文,不知能否顺利面见陛下呢?”
驲丞听后,笑着说道:
“当然能见到啦,今日神僧运气可真好。”
“国王的公主娘娘正值二十芳华,此刻正在十字街头,高结彩楼,准备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呢。”
“今日正是热闹之时,想来国王陛下还未退朝。”
“神僧若想去倒换关文,这个时候去正合适。”
唐僧听后,便打算即刻前往,以免错过时机。就在这时,有下人端着饭菜进来。
驲丞挽留道:“神僧莫急,公主娘娘扔绣球还得等些时候呢。”
“而且这里离皇宫也不远,神僧先吃了饭再去也不迟呀。”
唐僧见驲丞诚意挽留,又想到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如今眼看快要到灵山,也不急于这一时。
于是便坐下,一边吃饭,一边与那驲丞继续闲聊起来。
吃饭期间,唐僧有意无意地提起当朝的那位公主,向驲丞打听:
“不知大人可曾听闻过关于这位公主的什么传闻?”
“或者公主有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那驲丞并未多想,只当唐僧是听闻公主抛绣球招婿一事,对公主感到好奇,便将自己所知的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唐僧。
唐僧听后,眉头紧锁。
按照驲丞所说,这位公主平日里并无异常,只是不同意父王为她挑选的郎君,坚持要自己抛绣球选夫婿,除此之外,平日里对父王都是百依百顺的。
等吃过饭后,唐僧便带着孙悟空和白墨前去面圣。
之所以要带上他俩,就是为了瞧瞧那公主究竟是妖怪还是真公主。
白墨和孙悟空自然没有异议,当下摇身一变,化作人形。
只是白墨一头银、孙悟空一头金,加上出众的容貌,走在人群里格外引人注目。
唐僧见状,不禁有些后悔,有他俩跟在身后,走在街上,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
不过,此时街上众人都行色匆匆,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那个方向正是皇宫所在。
唐僧看着这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动身。
好在有白墨和孙悟空在身旁,二人护着唐僧,硬生生在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
不多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
只见一群人围堵在一座装饰得极为华丽的火红花楼前,楼下有人高声喊道:
“公主娘娘要扔绣球啦!”
“娘娘看看我呀,我肤白貌美,可是个小白脸呐!”
一个面貌妖娆男子扯着嗓子喊着。
“娘娘别看那小白脸,瞅瞅我,你瞧瞧我这一身腱子肉!”
另一个壮汉不甘示弱地叫嚷着。
旁边一位身着青衣的书生,轻轻摇着扇子,捂着嘴不屑地说道:
“一身腱子肉有什么用?”
“娘娘要挑的是如意郎君,是能为圣上分忧的人。”
“只有我这种博学多识之士,才能为圣上排忧解难。”
“就你这一身死肌肉,还是回家种田去吧。”
那肌肉猛汉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举起拳头就要揍那青衣书生。
青衣书生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不过他也没跑远,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楼下。
那书生不知从哪儿搬来一张桌子,坐在那儿,故意不去看楼上的公主,手里拿着一支毛笔,摇头晃脑地写起诗来:
“玉球翩跹,琼楼之前。
妍兮公主,君子慕焉。
……”
可还没等青衣书生写完,之前的肌肉猛汉便找了过来,一把将他的桌子掀翻,骂道:
“还搁这儿装呢,公主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
唐僧看着火红花楼前这吵吵嚷嚷的热闹场景,不禁感慨道:
“此地之人的衣着和谈吐,虽说比不上我大唐的文雅,但这抛绣球的风俗,倒是与大唐有些相似之处。”
“想我父母当年,也是靠着这绣球才喜结连理,没想到此地也有这般习俗。”
白墨心里清楚,这抛绣球的就是玉兔精,于是拉着唐僧,往人群边缘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