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274章 大王点帅(第2页)

第274章 大王点帅(第2页)

“彼时,晋苍名将公孙桀率十万百战精锐悍然入侵!封将军临危受命,仅率三万新募之卒,于平阳城外布下奇阵!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再施以雷霆反击!鏖战七日,终将公孙桀十万大军杀得溃不成军,狼狈逃回晋苍!此役,非但保全我大楚疆土,更令晋苍至今不敢东顾!足见封将军运筹帷幄之能,临阵决断之明,用兵已臻化境!”

熊亮话语条理分明,将封知安的赫赫战功娓娓道来,极具说服力。

他话音一落,左侧官员也立刻群起响应。

“王上!二公子所言字字珠玑!封知安将军国之柱石,平阳一战堪称兵家经典,足以载入史册!”

一位老成持重的文臣颤巍巍出列,激动地说道。

“封将军用兵如神,深谙韬略,更兼老成持重,经验宏富!伐魏乃硬仗、恶仗,非封将军此等帅才不能稳操胜券!”

一位将领声音铿锵。

“请王上明断!封将军威望素着,三军信服,统领伐魏大军,必能不负王命!”

左侧声浪同样高涨,与右侧分庭抗礼。

大殿内,无形的硝烟弥漫。

两派官员唇枪舌剑,各为其主,将熊昊的勇武锐气与封知安的沉稳老练反复强调,争论不休。

熊炎目光灼灼,带着志在必得的锋芒;熊亮则气定神闲,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碰撞,皆能感受到对方眼中那份毫不退让的决心。

楚烈王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他时而对某位官员的言微微颔,仿佛对双方推荐的人选都表示认可。

待两派争执的声音在无形的压力下渐渐低弱下去,他才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下,轻轻一压。

一股无形的威势弥漫开来,大殿内瞬间恢复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嗯…”

楚烈王沉吟一声,打破了沉寂。

他的目光仿佛在“熊昊”与“封知安”两个名字上停留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熊昊,宗室后起之秀,勇武果决,锐气勃,确为可造之才。封知安,国之宿将,功勋卓着,老成谋国,乃柱石之臣。皆是寡人之股肱,大楚之栋梁。”

他先是高度肯定了两人,随即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凝重,如同千钧重锤砸下。

“然!此次讨伐魏阳,非比寻常!此乃倾举国之力,行灭国之战!关乎我大楚百年基业,千秋国运!只许胜,不许败!此等重任,帅印执掌之人,需慎之又慎!非大智大勇、德高望重、能慑服三军、统筹全局者不可胜任!”

他的目光,终于转向了右侧下方,那位始终静坐如山、闭目养神的长信君熊锡。

“王叔,”楚烈王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晚辈对长辈的询问与尊重,

“您乃我王室耆宿,历经风云,见识深远,洞若观火。不知对此帅位人选,王叔可有卓见,以解寡人之惑?”

刷!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长信君熊锡身上。

这位地位然的王叔,他的意见,往往能左右乾坤。

长信君熊锡缓缓睁开双眼,那双饱经沧桑的眸子平静无波。

他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一抹温和而深邃的笑意,声音平和舒缓,不带任何烟火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王上言重了。我昏聩不济,早已不理具体军务,只求含饴弄孙,安度余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神情各异的两位公子和百官,继续道,

“伐魏阳,乃国之大计,社稷之重担。此等关乎国运兴衰之帅位,非王上圣心独断不可。王上英明神武,洞察秋毫,胸中自有丘壑。我唯王命是从,绝无异议。”

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不涉党争、置身事外的然立场,又巧妙地将最终的决定权完全奉还给了楚烈王,圆滑老练,无懈可击。

楚烈王闻言,嘴角似乎勾起一抹极淡、极难察觉的笑意,仿佛对王叔的回答早已了然于胸。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目光陡然变得如同出鞘的绝世利剑,寒光四射,扫视全场!

一股更加磅礴、更加决然的帝王威压轰然降临!

他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

“好!既如此,寡人意决——”

他刻意停顿,大殿内死寂一片,连呼吸声都消失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那决定命运的名字。

“着令,三朝元老,安国公——纪元嵩!复出!出任伐魏阳兵马大元帅,总领三军,节制诸路兵马,全权负责伐魏战事!凡战阵军务,生杀予夺,皆由其决断!”

“纪元嵩老将军?!”

“安国公?!”

整个大殿瞬间如同被投入一块巨石的冰湖,死寂被彻底打破,爆出无法抑制的、压抑的惊呼与倒吸冷气之声!

所有官员,无论派系,脸上都写满了极致的错愕、茫然与难以置信!

连一直沉稳的熊亮和锋芒毕露的熊炎,瞳孔都骤然收缩,脸上血色瞬间褪去,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失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