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218章 图穷匕见(第3页)

第218章 图穷匕见(第3页)

王海峰的虚拟影像也接入进来,他显得异常兴奋,尽管眼袋深重:“元帅!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构想!

既然‘信息静止’场可以看作是特定信息编码通过‘临界弦’撬动暗能量,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逆向思维,设计一种‘信息炸弹’,将高度无序、混乱的‘灵弦’信息流,通过‘临界弦’注入敌人体内,从内部破坏其结构稳定性?”

“理论可行,但工程实现难度极大。”“枢机”冷静地分析,“需要精确解析降维实体的‘灵弦’结构特征,并找到其共振弱点。

否则,混乱信息流可能如同泥牛入海,毫无作用。建议立刻成立‘破壁’武器项目组,联合三方相关领域顶尖专家,进行攻关。”

“批准!”孔方佳、奥古斯都、奥罗拉几乎同时表态。

“另外,”孔方佳补充道,“‘深渊远征军’和‘彼岸’基地的位置至关重要。

他们处于仙女座星系,远离银河系主战场,可能成为我们最后的‘文明火种’备份,也可能是从侧翼牵制敌人的奇兵。需要加强与其联系,并赋予周擎大校更高的自主决断权。”

就在三大文明联盟如同被捅破巢穴的蜂群,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疯狂运转起来,为即将到来的终极之战做准备时,在昆仑之心基地的零号空间实验室里,一场争分夺秒的技术攻坚战已经打响。

“破壁”项目组正式成立,汇聚了地球李艳、王海峰、“枢机”,星盟能量文明的伊克斯、灵能文明的凯洛斯·织网者,以及黑塔帝国最高科学院的托雷斯院士等顶尖头脑。

实验室中央,一个经过特殊强化、多层屏蔽的隔离舱被建立起来。舱内,悬浮着一个微型的、由能量场模拟的“降维实体”目标——这是基于“先行者”提供的有限信息和对“信息静止”场逆向工程数据构建的理论模型。

“先,我们需要找到这个‘模型’的‘灵弦’共振频率。”李艳盯着监测屏幕,上面显示着目标模型内部那复杂到令人头晕的“灵弦”结构图谱,“常规扫描无法穿透其高维特性带来的信息屏蔽。”

“尝试‘共鸣探测’。”伊克斯的光团波动着,提出建议,“用低强度的、不同频率的‘灵弦’谐波去刺激它,观察其反馈。就像用不同音叉去敲击一个未知物体,听它的回响。”

实验开始。精密的“灵弦”生器向隔离舱内的目标模型射出一束束极其微弱、频率各异的“灵弦”波。

监测屏幕上,目标模型的“灵弦”背景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那些探测波如同石沉大海。

“能量耦合率低于亿万分之一……”王海峰沮丧地报出数据,“这样下去,等到宇宙热寂我们也找不到它的共振点!”

“或许……我们方向错了。”凯洛斯·织网者的意念传来,带着沉思,“高维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可能并非依赖于某个固定的‘频率’,而是某种动态的、自适应的‘算法’或‘逻辑环’。我们不应该寻找一个固定的‘音叉’,而应该寻找能干扰其‘算法’运行的‘病毒’。”

“病毒?信息病毒?”托雷斯院士捻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帝国在生物基因和信息战领域有所涉猎。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变异,并针对特定信息结构进行攻击的‘灵弦’代码?”

这个想法极具颠覆性。

“枢机”立刻进行了模拟推演:“理论上可行。但创造这种‘灵弦病毒’需要对其目标‘算法’有极其深入的了解,否则无法设计出有效的‘感染’机制。而且风险极高,一旦失控,可能反噬我们自身的‘灵弦’网络。”

“我们没有时间慢慢解析它的‘算法’了。”李艳咬牙道,“‘先行者’警告,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冒险!或许……我们可以不用完全理解它的算法,而是用一种更粗暴的方式——用极致的‘混沌’,去冲击它那可能基于‘秩序’的结构!”

“混沌?”王海峰若有所思,“就像……往一台精密运行的计算机里倒入一桶沙子?”

“更准确地说,是注入一段蕴含无限随机性和悖论的‘灵弦’序列!”李艳的思维飞运转,

“利用‘临界弦’作为载体,将这段‘混沌代码’直接植入其内部!无论它的算法多么精妙,面对纯粹的、无逻辑的混沌冲击,其内部逻辑环很可能因为无法处理而出现过载、崩溃!”

这个构想大胆而疯狂,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此刻,他们别无选择。

项目组立刻调整方向,开始设计这种“混沌灵弦炸弹”。这涉及到对“灵弦”编码理论的极限突破,需要生成一种本质上极度不稳定、蕴含高熵、能够自我演化并产生逻辑悖论的信息结构。

实验室里,级计算机群全力运转,模拟着无数种“混沌序列”的可能效果。能量供应多次逼近红线,散热系统出不堪重负的轰鸣。

在一次关键的模拟测试中,一段由王海峰提出、结合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混沌数学模型的特殊序列,在模拟环境中成功导致目标模型的“灵弦”结构出现了短暂的、局部的“逻辑死锁”和能量逸散!

“有效!虽然只是模拟,但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可能性!”李艳激动地喊道。

然而,如何将这种“混沌序列”稳定地存储、并有效地通过“临界弦”投送到降维实体内部,又成了新的难题。现有的能量容器和射技术,根本无法承载和操控这种极度不稳定的信息体。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暂时‘冻结’或者说‘封装’这种混沌序列的介质。”托雷斯院士提出了关键思路,“就像用冰封装水,投送后再让其融化。”

“帝国有一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时空凝胶’技术,”他继续说道,“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制造出微小的时空奇点,利用其独特属性暂时‘禁锢’特定形态的能量或信息。或许可以尝试用它来封装‘混沌序列’。”

星盟的伊克斯也提供了帮助:“能量文明可以提供‘绝对秩序’能量外壳,在‘时空凝胶’失效的瞬间,为‘混沌序列’提供最后一次定向加和形态约束,确保其能精准注入目标。”

三方技术再次融合。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第一枚实验性的“混沌灵弦炸弹”原型——代号“悖论之矛”——终于被制造出来。

它只有一个拳头大小,外壳是星盟提供的闪烁着绝对秩序白光的晶体,内部核心是黑塔帝国技术制造的、极不稳定的微型时空奇点,其中封存着那一段由地球团队设计的、充满毁灭性混沌的“灵弦”序列。

在零号空间内进行的第一次实弹测试,目标是一个强度相当于理论模型百分之十的模拟实体。

当“悖论之矛”被特殊的射器投向目标时,晶体外壳在接触目标屏障的瞬间破碎,内部的时空奇点暴露,短暂地扭曲了周围的时空。

紧接着,那一段被释放的“混沌序列”如同脱缰的野马,沿着“临界弦”的通道,疯狂地涌入模拟实体内部。

监测屏幕上,代表模拟实体稳定度的曲线瞬间如同癫痫作般剧烈抖动,其内部的“灵弦”结构图谱变得一片混乱,色彩斑斓却毫无规律,仿佛打翻了调色盘。

短短零点几秒后,模拟实体出一阵无声的哀鸣,整个结构由内而外地崩塌、消散,化作一团无序的能量云雾。

成功了!尽管只是对弱化目标的测试,但这证明了“悖论之矛”概念的有效性!

消息传回联军最高指挥部,孔方佳、奥古斯都、奥罗拉都精神一振。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一把可能刺伤甚至杀死降维实体的匕!

“立刻全力生产‘悖论之矛’!优化设计,提升威力!”孔方佳下令,“同时,加快‘守望者’系统的列装度,巩固我们的盾牌。”

整个联合文明,如同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转动。工厂日夜不休,舰船往来如织,士兵加紧操练,科学家焚膏继晷。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明白,决定命运的时刻,正在以倒计时的方式,一步步逼近。

而在那片凡人无法窥视的高维领域,主张打击的“收割者”派系,其“形态降维”的准备也已接近尾声。冰冷的意志锁定了银河系那片“不安分的果园”,毁灭的军团,即将踏碎维度的壁垒,降临现实。

星海的帷幕之后,图已穷,匕将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