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按照苏武新规划出来的路线。
从位于沿海的青鸟避难所出,踏上了漫漫回归钢城的旅途。
而从临海避难所登陆的分支气旋。
则按照伊甸园卫星分析预测的路线,沿着宽江流域一带,缓缓朝着内陆深处移动。
其所过之处。
山脉被一层层地削减和腐蚀。
冻土上的冰块和雪花被卷入高空。
让本就不甚明亮的天空,变得更加昏暗阴沉。
很难让人再分辨出是正午还是晚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暂时仅仅只有分支气旋开始深入陆地。
那最让苏武忌惮的地质活跃带。
在抵达海岸线边缘后,终究还是并未继续深入。
5月11日。
农家小院。
“临海避难所完了。”
站在金属平台的全息投影前。
苏武看着被单独投影出来的临海避难所。
一点一点地被无法抗拒的力量撕裂。
再一次感受到了地质活跃带的破坏力。
尽管这座避难所,早早地被拆卸掉了所有的设备,已经成为一个空壳。
但它本身那厚实的混凝土墙壁仍然还在。
就防御力和坚固程度来说。
和其他有人居住的地下避难所区别不大。
可就算这样。
在真正陷入地质活跃地带,仅仅几个小时后。
便已经再也支撑不住,彻底滑入了解体的深渊。
将全息投影重新切换回东洲地图。
此时可以看到。
整个临海避难所以及周边2o多公里范围内。
都被深红和淡红色渲染。
那代表着地质活跃带的肆虐范围。
而如果说在陆地上还算是收敛的话。
那么在浅海区域,以临海避难所所在的海岸为起始,往两侧沿着海岸线边延伸出去的红色部分。
则已经长达数百公里。
成长为了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庞然大物。
所有位于那个范围内的海底避难所。
基本无一幸存。
预计死亡人数在3ooo万人到7ooo万人之间。
而由于大多数避难所,都缺乏对外侦察的能力。
在被卷入地质活跃带后,先被剧烈的地震活动摧毁的,基本都是负责对外连接苏武卫星网络的通讯设备。
所以他们的消失,往往又悄无声息。
没有在外界引起任何波澜。
“几千万人死的无声无息。”
“再一次证明了末世下。”
“单纯再多的人数,都没有什么意义。”
“也带来不了更多的安全。”
苏武有些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