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进入末世已经快要将近一年的现在。
地面上残存的建筑废墟,已经所剩不多。
它们大多失踪于多次的地震之中。
又或者被掩埋进了冰层的深处,不再具有开采价值。
针对回收城市废墟的收益,总体上并没有比拆迁附属地下避难所多多少。
这也导致在地表的回收工作,进度很快。
往往一座县城。
只是花费了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就能被搜刮得干干净净,只在原地留下一片白地。
另外,对于位于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处的矿场。
冰湖级运输舰并不会直接深入进去。
它会先使用携带的建筑工具和快水泥材料。
在矿场和山区边缘之间。
快搭建起一条真空运输通道。
然后通过六代战机,空运过去一台微缩版的可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中心。
将矿场中的产出。
先是快地抛射到山区边缘,再转而装载到冰湖级运输舰上。
这种方式。
方便归方便。
最大的缺点是建造的真空运输通道,很难成为永久性的建筑重复使用。
往往一两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后。
它就可能在各种地质灾难下被摧毁。
想要再次使用,只能再花费大量资源重建。
不过这种缺陷,在如今多少有点财大气粗的苏武眼中。
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只要能加快整体上的运输转移度,这种浪费完全可以接受。
伴随着全息地图上。
宽江流域一带,从接近江河市的版图开始。
所有的物资存储地点,一点一点的被清空。
农家小院避难所,迎来了资源库存量持续暴涨的阶段。
在短短的两三天内。
便补回了制造第一批级冰湖级运输舰的材料消耗。
甚至还有出。
而在材料库存充足的情况下。
苏武也开始制造第二批冰湖级运输舰。
并且与最初不同的是。
这一次,苏武取消了原定的制造总数量上的限制。
只要资源没有下降到库存警戒线以下。
那级工厂就会全力开工。
保持着每天1oo艘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源源不断的往上堆积运力。
“既然目前的实践证明,冰湖级运输舰成本低又好用。”
“那就没有理由限制它的数量。”
“尽全力的生产吧。”
“以最快的度,把地表上一切能够搜刮的资源,都给带回农家小院。”
默默的看着农家小院,此时各项数据近乎裂变一般的增长。
苏武隐隐有一种站在了时代转折点的感觉。
那种感受。
就好像是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时代的浪潮就已经将他推动到了一个曾经只能仰望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