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也不太适合继续维持下去。
普通的来自末世前的工程车辆和各种货车,已经不能继续在地表行驶。
身穿外骨骼装甲的工人和蜘蛛机器人。
看似好一点。
但他们身上的护甲,依旧都是以不耐极端严寒的普通金属构成。
遇到低温寒流,同样脆弱无比。
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
最好的办法。
是让他们也从地表撤离,前往环境温度更加稳定的地底工作。
最后剩下的工程车辆。
也有惧怕极端严寒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它们都是由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人操控,即使损坏也不至于出现伤亡情况。
分出一部分继续待在地表工作,也不是不行。
“这样算的话。”
“可以保留四千辆工程车,继续冒险在城市废墟回收建筑垃圾。”
“剩下的,就全部调往农家小院去扩建避难所。”
苏武将在城市废墟工作的工人,一下子几乎遣散干净。
只保留下四千辆纯电驱动的自动工程车。
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原本每天可以回收的建筑垃圾数量,从数百万吨下降到数十万吨。
不过也释放了苏武手中,目前最大的一股劳动力。
它们在转而加入到农家小院之后。
会让扩建避难所的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暴涨数倍。
约等于把苏武之前侧重回收城市废墟资源的整体战略,从事实上转变成侧重扩张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
可以预见。
在这种情况下。
整个江河市上千万人口,全部汇聚到农家小院的那一天。
将会提前很多时间实现。
傍晚。
伴随着苏武对生产建设兵团的大规模调动。
地表开始变得寂静下来。
尽管依然还有四千辆工程车,还穿梭在城市废墟之间默默工作。
但它们的数量,分散在整座庞大的城市之中,就如同水滴融入沙漠中一般。
几乎让人很难再找到它们的踪迹。
而与地表的冷清不同。
在农家小院的地底。
2万多辆各种型号的工程车辆,7万台蜘蛛机器人,以及十几万名身穿外骨骼装甲的工人们。
陆陆续续的分批入住进来。
让这里几乎变成了一个到处都在施工的庞大地下世界。
每一分每一秒。
都有成千上万立方的土壤与碎石,被挖掘出来。
然后转运到地面。
天量的土石运输需求。
甚至导致负责上下中转的大型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