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上的运输效率。
被提高到了接近末世前的水准。
每个小时里。
都能有数十万吨的建筑垃圾与各种物资,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他们的行李家当。
通过地表的交通网络。
被运往各个附属避难所,以及远在城市郊区的农家小院。
“目前农家小院核心区的地下7层。”
“除了专业火力电站以外,其它所有被改为仓库的空间,都已经接近饱和。”
“存储了将近24万吨的成品金属和橡胶,2万吨的水,以及8ooo多吨的燃煤。”
“就连临近的青柠中型避难所。”
“能挤出来的空间,也都差不多装满了物资。”
“原本放在那里的电弧熔炉,废旧物品拆分车间,种植园,还有几乎所有的居民等等,都搬迁到了其他附属避难所。”
“只保留了负责中转地底隧道微型火车的站台。”
虽然江河市的物资并不丰富。
算起人均数量,更是异常贫乏。
但是当它们集中汇聚向农家小院的时候,也依然显得浩如烟海。
原本的仓库容量不够,属于预料中的事。
唯一没有想到的,只是随着地面交通网络的恢复。
这种情况来的这么早而已。
“物资转移不能停止。”
“只能再腾出两座临近青柠避难所的地下建筑,继续进行分流。”
“还有农家小院地下7层,位于紧邻核心区的第二环区域。”
“也可以腾出一部分地方,继续改造成仓库。”
苏武就着农家小院地下结构图。
重新规划着内部的功能区。
按照重要性的不同进行取舍。
而除了他以外。
其他人也没有停下劳动的步伐。
遍布各个附属避难所的3o座电弧熔炉,日夜不休的运转。
在消耗庞大的电量的同时。
每天熔炼出过7ooo吨各种成品金属。
这些金属,在支撑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大规模扩建后,依然还能有少量的剩余。
可以用来制作雪地运输车,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以及各种供单人使用的简易电动工具。
而这些机械设备的增加。
又反过来不断提升了江河市的总体劳动力。
加快了避难所的扩建度,以及回收城市废墟资源,对外贸易,采矿和运输的规模。
获取数量更多的资源。
形成了一个不断往外膨胀的正向循环。
苏武前期不计代价,收纳过来的庞大人口。
在现在,开始逐渐释放出它所应有的潜力。
调整完农家小院的功能区后。
苏武又打开了系统面板。
这两三天里。
随着四条主通道,从农家小院地下7层第二环区域不断往外开拓延伸。
容纳下更多的劳动力进去。
总共新开辟出了过3o万平米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