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锟倒台了,北京城换了天,在冯玉祥推动下,他的好友黄郛,出任临时内阁总理,拟定邀请孙中山来北京主政。
冯玉祥最恨皇帝,他是西北军领袖,当初慈禧没少找他麻烦,如今老冯要报复皇家,
头一件事就是拿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开刀。
在冯的主导下,“修正后的优待条件”甩在溥仪面前:皇帝尊号废了,每年四百万银元的补贴没了,
故宫里的宝贝全归国家,即日起,限期两天内迁出紫禁城。否则大炮轰平紫禁城。
溥仪看着条款上的字,手都在抖——他这辈子好像总在签这种“退位”的东西,
可这次不一样,连最后“窝”都没了。
太监宫女们哭哭啼啼不愿离开,溥仪要遣散多数仆人。
这些遗老遗少皇亲国戚们也傻了眼,对于冯玉祥这些军阀,简直是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陈宝琛赶忙劝道:“陛下,先躲避一时,然后再想办法。
两天的期限,现在不能耽搁了,赶快把值钱的东西往北府搬。”
北府就是溥仪父亲载沣所居住的淳王府。
仆人地开始忙着打包,金银细软装了几十箱,可冯玉祥的士兵催得紧,说过时间就用炮轰。
溥仪咬着牙穿上西装,第一次走出那道住了十六年的宫门。
回头看时,太和殿的金顶在乌云底下泛着冷光,像个被掏空了的金壳子。
他来到了北府,这地方虽说是亲王府,可跟紫禁城比就是个四合院。
溥仪住着觉得憋屈,更怕冯玉祥哪天变卦把他抓起来,整天提心吊胆。
父亲劝他不要担惊受怕,冯玉祥也要讲信誉,我们都听从搬了出来。
溥仪不相信冯,他偷偷跟手下人合计:得找个靠山。
这时候,日本人递来了橄榄枝。
早在张勋复辟那会儿,日本领事馆就跟溥仪身边的人搭过线,说“天皇陛下很关心清室的处境”。
如今溥仪成了没窝的鸟,日本驻北京公使立马找上门,
说“可以安排殿下到天津日租界暂住,保证安全”。
1925年2月,溥仪带着婉容、文绣和一堆随从,偷偷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车到天津站,日本兵荷枪实弹地守着,把他护送到了日租界的张园。
这张园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彪的宅子,日本人特意修葺过,洋气的沙、吊灯、抽水马桶,比北府舒服多了。
溥仪在这里过起了“寓公”生活,每天看报纸、见客人,来的不是前清遗老就是日本军官。
有回他穿着军装拍照,腰间挂着洋枪,报纸上登出来,标题写着“宣统帝雄心未死”。
日本人对他倒是“恭敬”,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时不时暗示:
“满洲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现在那里的父老乡亲都盼着殿下回去呢。”
溥仪听着心里痒,他总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迟早要再登大宝。
可日子久了,他也现不对劲。
日本人给的钱越来越紧,对他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都要插手。
苦闷的不仅是溥仪一人,皇后皇妃何曾快乐过?